杨浩看了谷鸢一眼道:“应该是有的,只不知道有没有被你大舅带走,你今儿就跟着我们一起回去,自己找找。”
“你带上阿拾和招娣,免得你和阿拾不在,那杨老太太又来吵闹。”杨氏知道这是正事,赶紧叮嘱道。
谷鸢点了点头,因着有这事,铺子开业只得往后推了两天,想到这点,谷鸢对杨旭辉母子两人越发厌恶……
一转眼,就到了应诉的日子。
谷鸢一早起来,收拾利落,便跟着杨浩一起去了县衙。
真到了县衙,他们这类小事,根本惊动不到县台大人。
也到不了判官处,只是由一位评事官来参决。
阳城是大县,县衙里有六位评事官,两位判官,今天来处理谷鸢案子的评事姓王。
王评事非本郡人士,而是经由举人大挑后,选官到此。
这些都是杨浩提前打听好的,所以谷鸢也不算十分担心。
进到堂内,杨家根本就没来人,只有池忆到场。
池忆对着王评事拱了拱手道:“原诉人杨何氏因儿媳被拐,心焦如焚,已经病倒在床,特请托学生代为应诉。”
看到这一幕,谷鸢心里那个气呀……还没开始打这官司,她在气势上就输了一半。
王评事一敲惊堂木,望着谷鸢道:“堂下还有何人……”
“哐、哐、哐、哐!”
话音未落,却是响起了雷鸣一般的鸣冤鼓声。
王评事眉头一皱,不再理会此事,只道:“堂下何人。”
谷鸢福了一礼,老实的自报家门道:“民女谷氏,祖籍江城郡下金山县人士。”
“杨何氏告你拐带她家儿媳柳招娣,你可认罪?”王评事依例问道。
“民女不认。”谷鸢摇头道。
“哐、哐、哐、哐!”
外间的鸣冤鼓声,越来越大,王评事不由皱眉道:“谷氏既不认罪,池秀才,你可有实证。”
“大人可去谷氏家中搜查,杨何氏儿媳柳招娣,现就在谷氏家中,此为铁证。”池忆平静道。
谷鸢正色道:“此事大人可招柳招梯过来对质,我一未曾限止她的行动,二不曾对她诱哄欺瞒,她是流落街头,求到我门前的。”
王评事听完,只一抬眼,望着谷鸢道:“你可有实证?”
“不只家中帮佣柳莲娘,还有左邻右舍,皆知此事。”谷鸢应道。
池忆却立即反驳道:“既然如此,人证何在?”
一直在身后没出声的阿拾上前一步道:“我就是人证之一。”
“你不过是谷氏的婢女,证言如何能信?”池忆反驳道。
阿拾肃容道:“我不是婢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