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天上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
沈听澜坐在窗前,抬头望着雨雾蒙蒙的天,断了线的雨珠从屋檐上跌落,落入地面积着的水洼里,水面**开一圈圈涟漪,倒映着阴沉的天空。
自那日从听风阁回来之后,业已过了多日,天玑已经恢复了原来的样子。
沈听澜问过其他人,谁也不知道天玑到底在想什么,就好像之前的郁郁寡欢真的像她说的那样,只是突然的感慨人生。
不过既然人已经没事了,大家也都默契揭过此事不提。
清明将至,初春的寒意彻底散去,惫懒了一个冬日的人们也彻底活跃起来,上京城中最繁华的几条街又恢复了往日的喧闹。
与此同时,即将到来不仅是踏春节,还有太后的寿诞。
太后诞辰,举国欢庆。
圣上下旨大肆操办,远在封地的各位王爷也应诏入上京祝寿,其中最吸引人关注的无非两人。
一位是当今圣上的弟弟,“闲散王爷”南阳王。据传南阳王年轻时眉目俊朗,文采风流,是难得一见的美男子。当然,他为人所知也是最遭人羡慕的一点便是娶了第一美人方惜云为妻。
另一位则是当今圣上的皇叔,恭亲王。当年太子去的早,圣上作为皇长孙弱冠登基,难孚众望,当时朝中有大半人支持的便是这位恭亲王。
朝堂动**之际,恭亲王上朝时当着众朝臣的面一力支持陛下,也才熄了一些人的心思。
这两位王爷与圣上关系最好,一人逍遥快活一人权柄在握,自然是大部分人的关注重点。
值得一提的是,有小道消息传出,谢太师的孙女谢芷瑜也在归京的途中。
据传谢家姑娘守孝未满,但太后实在思念。她感恩太后教养,两孝难以两全。临出发前在祖母灵位前沐浴斋戒,足足跪了三日谢罪。
这些都是上京城中发生的事,除了为太后寿诞准备贺礼之位,国公府还在忙另外一件事。
那便是,国公府的大小姐,沈听澜的姐姐沈龄溪,要出嫁了。
婚期将近,各项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打点和准备,算算时日,自打回来之后,沈听澜与小江氏拢共见了不过两三面。
不过这样也好,乐得清闲。
沈听澜伸了个懒腰,唇角翘起,一会让小厨房做盘点心,她起得晚,还不到晌午便有些饿了。
然而想的很美,外面院子里进来的人却让她的小算盘一下子落空。
-------
国公府的门口的石狮子旁,一个高挑的青衣身影立于伞下。
雨水顺着纸伞的边缘滴落,见到来人,伞面轻抬,露出一张清隽俊逸的脸。
阿衡将伞收起,沈听澜站在门前隔着台阶居高临下看着来人,目中透着淡淡的无奈。
“为何不在马车上等?”
薄唇轻启,周予安淡淡道:“不太正式。”
“走吗?”
“走。”
马车内,听完周予安的解释,沈听澜抱住头,有些头痛。
他今日是来接她去周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