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康熙的最后安排(2 / 2)

=========

许多智慧较高的生物会对自己死亡的时刻有预想,传说中大象在死前会离开象群,孤独地去往大象墓地。

康熙几乎能感受到生命力从他的肢体中流逝。他昏睡的时间越来越长,也逐渐没有精力再与弘历聊天说话。

其实他心里知道活到这个年纪不管怎么想都已经是很难得的。家族里往上鲜有这么长寿的人。他的曾祖父死于战场,祖父死于疾病与相思,父亲壮年骤崩,只有他看管了这个国家这么长时间。

他走过了这样长的岁月。临终之时儿女……至少大多数都在身边。也有些走得比他要早的,他也终究快要与这些亲人相见了。

康熙仍然能想起将他一手带大的孝庄文皇后与苏麻喇姑的样子,这两人的面影在他的脑海中一如少年时清晰。

其实如果可以,他也想再撑下去,但事情发展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他的时间要到了。

他是曾经做错很多,但总也做到很多。只希望他选定的继承人能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好一些。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想做皇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的,但皇帝不是那么好当的。

是皇帝为了大清延续而存在,不是大清为了皇帝一人而存在。

这个道理,他没能教会胤礽,但胤禛却是懂的。

玄烨又想起很久之前他牵着四阿哥的小手走在河南的土地上带他去吃胡辣汤。那时候孩子仰起的小脸带着满满的孺慕。

后来时间流逝岁月变迁,老四明明有能力,却不想手足相残选择不争。唯一的一次主动请缨是河南水患,吃力不讨好的差事。

他说,皇阿玛,儿臣想保住那些人的家园,还有皇阿玛带儿臣吃过的那家店。

很多孩子会在成长过程中忘掉曾经的事。其实大部分细节只有当父母的记得。康熙很忙,是皇帝,和每个孩子单独相处的时间其实少……但正因如此他反而记得更多。

那时康熙发现其实有孩子和他一样珍惜那些过去。他以前总觉得老四喜怒不定,不是说真性情不好,只是生在帝王家,作为皇子而言那种性格太容易吃亏了。后来老四大概是受过些什么情伤,果然成熟起来,康熙又感叹又不知为何觉得有点儿失落。

儿子总会长大,他也会老去。

可那次水灾的事让他发现,中间可能有很多事情改变了,但还是会有不变的东西。老四成熟了冷静了,却没有变冷漠。他只是把内心的柔软留给值得的人,比如父亲,妻儿。

那么他面对那些各怀心思的朝臣与满口谎言的宗室,也会能做到一个皇帝该做的样子。

康熙艰难地抬起视线,目光扫向聚集到他病榻边的人,所有人。

他不敢说自己是最优秀的皇帝,那些事情留给后边的人再评说吧……如果将来老四能超越他,他的心情大概会很复杂——但也一定很欣慰。

康熙听到自己的声音。

所有人都跪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