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康熙越来越老了(1 / 2)

日子无声过去。

康熙倒也不是一直不好,事实上在精心照顾下,他恢复得比同一时代的所有病人都要好太多。

只是中风对于中老年人毕竟还是相当致命的打击。虽然基本上恢复了之前的思维,康熙还是老了很多。很多很多。

以至于排行靠前的四大贝勒——也就是三、四、五、七几位皇子辅政,居然成为了常态。要知道整个大清上一次处于这种状态还是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位时的状态,那会儿就是四大贝勒辅政,而皇太极后来耍手段把另外三个人全逼得边缘化,最终自己成为皇帝,他的血脉也成为正统的那一支。

按儒家的做法肯定还是要有由一个皇帝来领导大家的,可是前边出过两废太子的事情,便有人猜皇帝是不是心里最终没法决断,想着恢复旧制算了,反正也找不到适合继承皇位的人了。

不过这个想法很快就被大家自己否定掉。因为康熙在这种情况下,还是将一个孩子召到身边日夜陪伴。

这孩子却不是他的儿子,哪怕是之前非常得宠的幼子也没有被叫过去,而是雍亲王家序齿第四位的阿哥弘历。

一时间众说纷纭。

四位辅政皇子之间是没有决出个什么高下,但这个势头已经见了端倪。

再加上康熙在病榻上又召见了十四贝子。言及边疆乱事,需要派人去打仗,最适合的,便是十四。

然后封十四为大将军王,将他派到西疆去了。

十四阿哥与四阿哥是亲兄弟,两人关系是众所周知的好,壮大十四阿哥的势力显然也是间接在加强四阿哥的势力。何况加强完之后又将十四阿哥给派到外边去,又断绝了他们俩兄弟阋墙窝里斗的可能性,这暗示已经非常明显了。

不但如此,还派了时任四川巡抚的年羹尧去为十四爷的副将。

谁不知年羹尧原先与四爷府上那位极其受宠的侧福晋是亲兄妹?这一下真是把四爷党的人都封得高,又派出去刷军功了。

在这之后,康熙或又是为了铺路,又寻了个错处将此时爵位唯一堪与四爷相比的三爷再次降成郡王。

于是,此时康熙的皇子之中,老大老二老八老九圈禁,三爷五爷郡王,其他皇子不是贝勒就是贝子,单论爵位已无人能与四爷相比。

一时间,四爷在京中风头无两。

然而与很多人想的并不一样,四爷却没有出去见人或者立刻结交大臣、开始为了后面的事情铺路,或者先大肆将其他还在蹦跶的皇子给打压一番。

相反,他一直在侍疾。白天弘历侍疾,晚上四爷下班了就他侍疾。

去过医院照顾病人的都知道那是件多辛苦的事。便是康熙是皇帝,身边多的是做脏活累活的人,那仍然不是什么轻松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