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书李学东把他的这些想法,还有对原材料的需求都跟秦小苗说了。
秦小苗不得不佩服人家啊!这才是带着全村致富的英雄人物,还是她格局小了,只顾着挣自己的小钱。
“这样我跟有泽联系一下,他那边应该是经常有车队去南方,我让他打听一下原材料的价格。让他货比三家,肯定给咱们村选择又便宜又好的原材料。
在运输的问题上您也放心,他肯定会给个合理的价格的。”
“那真是太感谢了。”
“不过支书,我说句话您也别不高兴。这样的话成本不是增高了不少嘛?你就没想过用咱们本地的材料吗?”
“我和你公公也反复试了,咱们本地的材料编筐编土篮子行,但是编工艺品的话还是差挺远,我们这种材料不太适合工艺品,我们这个实用性强一些。”
“那想想办法呢!比如把那个棉条剥离或是给它压扁,或是用什么方法再加工一下,让它能适合工艺品呢?”
“压扁?”李学东愣了一下,“我们之前试过裁细,但是太细就没韧性了。”
李学东还真拿了两个样品,是想送给秦小苗的,“你看这是用我们自己的棉条做的,这个是人家竹子做的,你对比一下看看?”
秦小苗接过来一看,还真是那么回事,“那有没有试过把它砸扁呢?我记得我们小时候把柳条砸扁,然后韧性还在,但是就跟绳子一样软了。”
李学东和林胜利的眼神碰了一下,因为这个他们真没试过。
“林叔,要不然我们回去试试?”
“我也觉得可以试试。”林胜利也觉得这是一个办法。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育苗种值软的棉条,可以再加工的那种,这个都是咱们村以后发展的方向。”
秦小苗还真不建议从外面进原材料,就地取材才是最正确的方法,那就可以发展本地经济。
“秦小苗,你不亏从小学习就好,还是你有办法。”
秦小苗谦虚地笑了,“我就是给点不太成熟的建议。”
“太谦虚了,你说的这些我都没想到。如果这个方法成了,我们可是省了不少原料钱啊!”这省下来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你放心,竹子的原材料我还是会让有泽帮着问的,咱做两手准备嘛!”
李支书和林胜利千恩万谢的走了,他们得快点回去实验,如果真成功了对他们整个村或是整个镇来说都是件大好事。
秦小苗还真没想到自己一句提醒还真给他们挺多帮助。
他们回去还真用了各种方法终于让他们研究出来,还是用棉条,编出来的花篮还有筐不但实用性强而且跟竹制品一样耐看。
李学东连忙打电话把这个消息告诉秦小苗,这样一来秦小苗也不用让林有泽再帮着他们找便宜好用的原材料了。
“老同学,我听说你现在搞设计,你看看有时间能回村指导一下,看看我们这种工艺品能设计出什么样的作品来会更畅销。”
那天他们过去时,秦小苗的那些草图就在那,所以李学东注意了。
“这个可不敢当,我是做服装设计的和工艺品设计差着十万八千里呢!你可以做一些既实用又有艺品感的编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