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那边传来接连不断的抽气声(1 / 2)

贺知风知道自己没有唐千骐那么厉害,因此从一开始就没打算“不犯错”。

因为如果她当真以“不犯错”为目标来做接下里的事,根本无法维持沉稳的心态。

修复之道,不是一朝一夕能练成的,就算她有前世的经验,但对于丝织品也依然没有把握。唐千骐看出她的顾虑,在病**写给她一道秘诀:实在维持不住原状,裂了也不要紧,只要你稳住心神,能够记住所有碎片的位置,并以最快的时间将它们拼回去,就不算损毁。

贺知风从小把玩瓷块,恰好练就了高明的拼图眼力,听唐千骐这么一说,顿时就增长了七八分自信。

这些帛片各自的特征,其实早在唐千骐揭片的时候她就记住了。

她微微闭眼,把所有帛片在大脑里进行排列重组,渐渐形成一幅完整的画卷。

现在,她要做的就是把它们一片片地拼合起来。

贺知风的手指很稳,动作快而稳定,几分钟后,褐色的帛片在塑料网上顺利组合成形,形成了一个整体。紧跟着,她把这块塑料网从底部托起来,放在工作室的一台仪器“阿染,你可以揭片了!”她对时应染喊道。

时染把装满溶液的托盘挪动到自己顺手的位置,随即拿起竹起子和竹镊,开始揭片。

一开始他连大气都不敢出,屏气凝神,小心控制着自己的力道。

看着烘干机的同时,贺知风轻声提醒他:“想想唐老师说的那段话,你要冷静,想象自己的灵魂进入到帛书之中,与它融为一体,寻找那种微妙的感觉。”

时应染额头上结满了汗珠。

他目之所及之处,是帛书的第二叠,霉菌大军在这里汇聚,把中央的帛片腐蚀的十分严重,有的甚至已经不再是一个整体,只有那么一点点丝帛牵连着,哪怕力道再如何轻柔,它也会断裂,只能一小片、一小片地揭起来。

时应染怎么能不紧张?!

“别担心,再小的片段我们也能拼回去。”贺知风温柔地给他鼓励。

话筒那头听着此时动静的专家团队,此时竟是悄然无声,只余有粗重的呼吸声。

这种关键时刻,他们根本不敢出声惊扰。

万一时应染手抖一下,帛书就可能破掉一张。

不过,时应染本身性格坚韧,扛得住压力,还有股子不服输的倔强。就算只为争口气,他也会激发自身体内最大的潜力。

手中折叠帛书,有个连接之处几乎只有两根头发丝那么细,他也耐着性子,一点点地磨,最终把它折叠的部分全都揭了下来!

“好样的!太牛了阿染!”直到他把这叠帛书放入溶液,再逐片揭开之后,贺知风禁不住发出惊呼,对他竖起大拇指。

时应染嘴角上扬,眼眸中洋溢着抑制不住的喜悦。

这时,贺知风先前拼合好的帛片,也烘干的差不多了。这台机器烘烤的风力以及温度,全都是唐千骐事前设定好的,能最快的速度让帛片脱水,却不会损伤它分毫。

她赶紧关掉机器,托起塑料网,把帛片转移到另一个操作台上。

随即,贺知风帮贺知风拿来更多的托盘,等到前面的托盘装满了帛片,就立刻换上,尽量让时应染的动作是连贯的。

做文物修复,的确非常讲究手感。

有时手感顺了,不管修复什么都觉得流畅,没有阻滞。一旦手感不对,那很可能不管再怎么如何努力,都无法达到自己想要的修复效果。

而时应染现在的状态正是流畅如水,可要是突然中断,就不好说了。

所以,贺知风在帮他争取时间。

趁着现在手感好,赶紧把帛书都一叠叠地揭开,后续的工作就都留给她。

两人配合极为默契,半个小时后,时应染完成了所有的揭片工作,再起身时,两个手臂却全都麻了。

“累了吧?赶紧走动走动,活动一下手腕和手指。”贺知风知道这种感觉,这半个小时可不比寻常,每分每秒时应染的肌肉都处于高度紧绷状态。

他揭片的动作看似松弛,实际上从脑神经到手神经,无一不是绷着的,不麻才怪。

时应染笑着甩了甩手,“怎么样,还算可以吧?”

贺知风微微勾唇:“比我想象的还要好,看得出来,你已经尽力了。”

时应染不无感慨地点头:“不做不知道,做了才知道唐老师的手法有多么高明。”

他休息了几分钟便回到工作台前,询问贺知风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贺知风正在等候溶液发挥作用,“这一批帛片要等浸泡的时间到了才能处理,我们不如先把丝帛做旧并裁剪出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