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贺知风,正抱着招娣,在逛丰市老城区的古玩街。
这是时应染提议的,他借了郑老二的白色夏利,想带着她们出去兜兜风,转换一下心情。
但车开着开着,不知不觉就来到了丰市老城区,看着街边练摊的商贩,忍不住掌心发痒。
想到自己答应给郑老二物色的明代花瓶还没着落,便怂恿贺知风一起跟了过来。
这段时间,丰市的古玩圈流行唐三彩,连续几个摊位看过去,有大半都是唐三彩。
贺知风和时应染对视一眼,却都有些哭笑不得。
要说这陶俑,从民国那会儿就开始时兴了。
1928年,陇海铁路修筑到洛阳邙山时,无意间破坏了一批唐代古墓群,出土了一批陶俑,其中就有造型精美、色彩亮丽唐三彩,引起了不少外国商人的注意。
在他们的推波助澜下,唐三彩开始在古玩界风靡,不少外国顾客指名购买,导致出土的唐三彩大量流失海外,市场上曾经一俑难求。
所以,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多的唐三彩一起出现?
如今这造假贩假的风气真是越来越重了。
“大哥,我这唐三彩绝对是真的,整条街都没有像我这么品相好的。”一个摊主正卖力地推荐自己的陶俑。
买家翻来覆去地琢磨,“看着好是好,那你再让一点嘛。”
贺知风好奇地回头看去,瞟了眼那人手拿的陶俑,待看清楚后,立马就愣住了,摇头失笑。
那是个大唐仕女造型的唐三彩,绿裳,黄抹胸,手挽白色披帛。绿、黄、白,的确是唐三彩的三种主要颜色。从整体上看,她的线条优美流畅,做工也较为精美,但好笑的是,这位大唐侍女竟长了一张瓜子脸。
谁不知道大唐女子以丰腴为美,传世的画作中,女子的面庞都极为圆润饱满,绝不可能是尖下巴,这位买家但凡有点历史常识,也不会为买不买而犯愁了。
至于那摊主,眼里精光乍现,显然是吃准了这位买家,想要再磨一磨。
不过,虽然知道那是赝品,贺知风也没有拆穿的意思。
古玩界规矩,不能在顾客看货时乱说话,再说上赶着不是买卖,她好心提醒,对方却未必会感激她的好意,很可能认为是她也看中了那唐三彩,故意使计跟他抢宝贝呢。
而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也不难猜测,这摊主必然会依依不舍地把唐三彩让给这位顾客,还特意摆出一副肉疼的样子。
她不想再看下去,刚转身要走,意外突发!
背后,突然有一只手重重地推了她一把。
贺知风抱着招娣,重心本来就平时不一样,恰好时应染这会儿距离她们几步之隔,她猝不及防摔倒在地,不偏不倚正好砸在这唐三彩的摊子上。
稀里哗啦一阵脆响,满摊几十件瓷器,几乎都被她砸成了渣!
“知风,没事吧?”时应染急忙冲了过来。
贺知风把吓得脸色发白的招娣递给他,自己小心翼翼地避开碎片爬了起来,“没事,就是这些东西……”
摊主对着他们疯狂哀嚎:“完了,我的家当全完了!你这个不男不女的二椅子,想走?先给老子赔钱!”
时应染顿时就冷下脸来,“麻烦你说话放尊重点。”
“老子所有家当都被她砸碎了,还尊重个屁!”摊主气愤地指着摊上的碎瓷片道:“连着那个唐代仕女唐三彩,一共十来件唐三彩呢,至少就要一万!”
一万,真是好大的口气。
招娣吓得赶紧搂住时应染的脖子,“大白兔叔叔,这个伯伯好凶呀。可是堂姐不是故意砸他东西的,刚才有人推了我们一下。”
时应染立即往四周寻望,可这里的人太多了,哪里能分得清是谁干的。
贺知风点头,“孩子不会撒谎,刚才确实是有人推我,我才会摔倒的。”
“你们三个明显是一伙儿的,我才不信呢!不拿出一万元出来,今天你们甭想从这儿走出去!”
说完,不知道从哪儿走出来七八个膘肥体健的大汉,把他们给团团围住。
见此情景,贺知风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显然是有人故意跟踪他们,设下了这个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