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平侯府的别院本来就年久失修,之前柳氏患重病之后江岱命人重新修葺之后让柳氏又住了进来,可如今却又变成了从前那般衰败的模样,方秉槐凭着记忆往上次自己碰巧撞见的殿宇而去,好一会才算是找到那布满江岱所设计的图纸的地方。
她知道时间紧迫,于是便一张一张翻阅了起来,终于找到了芙蓉湖的设计图纸。
准确来说这已经不算是芙蓉湖的设计图纸,江岱甚至已经将整个玉京城都纳入了自己的设计之中,更为准确来说,并非是江岱,而是唐世宏。
上次她没来得及仔细查看,今日一看,她不得不佩服这唐世宏的巧妙构思。
这芙蓉湖果然是连着城门外的某个地方的,并且此处不是别的地方,而正是京郊大营。
要想在水下修筑工事,首先第一个难点便是防腐技术。
不管是多么金贵的木材,若是长期浸泡在水中都难免会腐朽,而这唐世宏首先是采取了非同一般的防腐技术,先将这些木材浸泡在桐油之中七七四十九天,然后又在木材表面前前后后刷了五层黑漆,最后才能达到百年不腐的效果。
而且由于水下水压比气压更大,所以这建筑的结构也尤其重要,否则随时会面临坍塌的风险。
最后便是这透水性,建筑各处必须要密不透水,否则就如同船只一样,一旦进水,整个建筑便毁了。
克服了这些难关之后,还有一点也十分重要,那便是既然这些建筑密不透水,自然空气也没有办法流通,空气没办法流通,那若是人长期生活在其中便可能会缺氧窒息而死,因此他必须让这些建筑中的空气流通,而这个关键便是连接陆上的建筑,因此墨涟居是和这芙蓉湖下的建筑连在一起的。
墨涟居就仿佛是这芙蓉湖下建筑的一个透气孔一般,保证了各个殿宇之间的空气流通,陈清定然是怎么都没有想到这墨涟居背后,芙蓉湖水下,竟然还有这么庞大的一个建筑群。
方秉槐整个人几乎都看呆了,她瞧见这唐世宏给芙蓉湖下这些建筑起了个名字叫水舞楼,不难理解,那便是仿佛在水中起舞的楼宇,还真是雅致风流的一个名字。
她又接着往下翻,另外几张图纸便是讲述这芙蓉湖的水是从何而来,这水舞楼又是怎么和京郊大营联系在一起了。
这就又要从玉京城的整体构造说起了。
玉京城在元宁国南方,气候温润,依山傍水,南边有练江环绕,西边有胡灵河奔腾而下,也因此玉京城中大小河道纵横,人们都是傍水而居,上桥下桥,船来船往,乌篷船,摇橹声,早就是玉京人的日常了。
而这些河道最后便汇往了两处,一处便是处于玉京城中轴线正中央的皇宫之外,围绕着皇宫,成了护城河,而另外一处便是到了玉京城中最大的内湖——芙蓉湖中。
所以芙蓉湖也是借着这些贯通的河道而连接到了京郊大营之中。
方秉槐仔细查阅着那图纸,左右翻看,最后确定出了一条最近,也是最为隐蔽的路线,甚至不用到芙蓉湖,恰好可以从她与陆修名藏身的郁南坊旁的河道出发,一路向南游去,便可以抵达玉京城外。
这倒算是意外收获了,本来她还以为自己得再跳一次芙蓉湖呢。
她再三确认好路线之后,又在此处找到了空的白纸,拿起笔记录了一遍,然后将那纸条叠好藏在身上,又将一切打扫收拾成了最初的模样,这才匆匆离开了宣平侯府。
离开之时她恰巧经过了从前江子书的房间,心中又是一阵悲痛,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从前她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冷酷无情之人,可偏偏活得越久,见过的不幸越多,却变得越来越感性了。
她鬼使神差般推开了江子书从前的房门,只用一眼便注意到了那挂在床头的香囊,那是她与江子书定下婚约之时两家交换的信物,这香囊还是她的娘亲留给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