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蓬舟吹取三山去(三)(1 / 2)

盛京霁华 一枕客梦 1399 字 2个月前

江子书刚到天外楼,只见楼前收了好几个小厮。

他下了马车行礼之后,跟那几个小厮说明了来意,那些小厮却道:“楼主前几日已经离开了棠州,如今这天外楼也快要关了。”

江子书心中有些不解,这方老先生在棠州生活了好几十年,天外楼从前在棠州也是名声赫赫的帮派,怎么现在却突然要走?况且方老先生身患疾病,行动也甚不方便,怎么想也不应该轻易离开棠州。

于是他请教道:“这位小哥可知道是因为什么事?”

其实他对这方老先生和天外楼的了解也不算太深,只是从前听方秉槐提起过这方老先生是棠州人,但礼王兵变后屠玉京,元宁国国力本就日渐衰微,又加上礼王打了这么几个月的战,举国上下无不呈现出荒凉之色。

棠州地处偏远,气候恶劣,老百姓都苦不堪言,也因此方老先生只能带着棠州一些老百姓占山为匪,掠夺官府贪污囤积的钱财。

直到后来景文帝登基,局势稍微稳定之后,玉京那边派了宋毅前来平定匪患,宋毅采取这些山匪迂回,最后将这群匪患招安了,也因此和方老先生结下了一段缘分,而这天外楼,就是宋毅亲自取的名字。

天外楼,取自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实在告诫楼中弟子不能固步自封,须得向圣贤高人学习,加之方老先生武功高强,招安之后还自创了好几套强身健体的功法,引得棠州的青年男子都自愿前往天外楼学习武功,争先恐后想要保家卫国,这在当时还传为了一段佳话。

说来也巧,宋毅战死后,方秉槐恰好流放棠州,方老先生听说了这个消息,搜遍了棠州才把她给救了回来,也是因为方老先生和宋毅的这份结义之情,方秉槐心中早已经把方老先生当作自己的第二个爹爹看待了。

不过后来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据说是江湖恩怨,方老先生受了重伤,身子也一天不如一天了,这天外楼也就没有再招收新弟子了。

那小哥听完江子书这番话,摇了摇头道:“咱们这些做弟子的也不知道老先生到底是怎么想的,总之听说是这天外楼从明日开始就用不开门了,老先生到了这把年纪,大抵也是顶不住劳累,想要云游四方去了吧。”

江子书听完有些神伤,若是见不到方老先生,那现在剩下的办法就只能是参照那份好几年前的舆图制定一条较优的路线了,只是那舆图实在是有些旧了……

就在他纠结的时候,又有一个小厮从天外楼中走了出来,吆喝道:“你们几人怎么还在此处愣着,还不快些洒扫收拾东西?”

随后他又瞥见站在楼外的江子书,只觉得此人样貌非凡,定然不是什么普通人。

于是他瞧得更加仔细了些,一边看还一边喃喃道:“温文尔雅,神韵独超,器彩韶澈,唇若涂朱,睛如点漆……公子莫不是当今的江子书江小侯爷?”

此言既出,江子书不免还有些惊讶:“这位小哥如何得知?”

棠州本就偏僻,若是寻常书信想要送到京城都得要半个月的时间,也因此消息闭塞,能够准确说出他的名字实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况且若这人是个什么达官贵人也就罢了,可他怎么看这小哥都只是一个天外楼的弟子,没有什么不寻常之处。

那小哥知道自己没有认错人,赶紧拍了一下脑袋道:“老先生还真是神机妙算!小侯爷,不瞒你说,这老先生临走之前曾经嘱咐过我,不日后将会有京中贵人来访,此人便是江小侯爷,他还让我把一件东西交给你。”

那小哥说完就往楼中去,不一会儿才小心翼翼端出来一个盒子,郑重其事地递给了江子书道:“就是此物。”

江子书接过那盒子打开一看,里边不是别的,正是一张棠州的舆图。

这舆图十分详细,绘制了棠州境内的各个哨所关卡,山川河流等也都一一详细展现了出来。

他又问:“此物是从何而来?”

那小哥解释道:“约莫是半个月以前,日月帮的少当家……哦不对,现在应该是大当家了给咱们老先生送来了一封信,然后老先生就问那大当家的要了此物,竟没想到是咱们棠州的舆图。后来老先生就让我把这盒子转交给江小侯爷,想必此物小侯爷应该有用。”

江子书这下算是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