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水阔鱼沉何处问(六)(1 / 2)

盛京霁华 一枕客梦 1430 字 2个月前

“景大哥,怎么了?”裴徵君见他这样,心里也不免跟着他一起紧张激动了起来,如此问道。

“九曲红梅是南边产的贡茶,外形条索细若发丝,极其珍贵,每年上贡到宫中也不过几罐。这茶味道苦涩,皇上知道我家大人喜欢喝茶,所以便赏了将军府一罐,只是我家大人喜甜怕苦,最后这些上好的贡茶就全给了我,这味道,我可以说再熟悉不过了。”

他尴尬一笑,这么名贵的茶叶落到他手上,可真是暴殄天物。

“而这另外一罐九曲红梅,赏给了太傅陈清。这是因为他治水有功,所以皇帝特意赏给他的。”

“就凭这茶,恐怕还不能断定墨涟居背后的人是太傅吧。”裴徵君道。

“确实不能,可是裴姑娘,你过来看。”景湛说着给裴徵君腾出了一个位置,裴徵君来到窗边,只见外面湖光潋滟,景色宜人,并没有什么奇怪之处。

“有什么问题吗?”她又问。

“这里没有问题,对面就有问题了。”景湛神神密密说道,“裴姑娘,你也是自小就在玉京长大的,你且好好想想,芙蓉湖对面是什么地方?”

“长柳坊?”

“那长柳坊中住的是谁?”

“是……对了!太傅府就在长柳坊!”

她想起来,爹爹以前还曾称赞过陈清此人,他虽然是当朝太傅,内阁次辅,少年英才,但是平日却高风亮节,危言危行。景文帝十分赏识此人的才华,所以在玉京最繁华的归乐巷赏了他一套宅邸,但是他却严词拒绝了,说不喜奢靡之风,自己在长柳坊盖了一间小宅子,怡然自得。

长柳坊确实比较冷清,寻常官员都不会住在那里。

“没错,还记得我们刚进墨涟居的时候,门口有几盏红栀子灯吗?”景湛又问。

“嗯,那灯很是漂亮,晚上若是亮起来,应该更好看。”

“那可不是用来看的。红栀子灯外糊红纱,内点枝蜡,作高冠花帽之状,不论白天黑夜,即使是隔了好几里远都能看到其光亮,所以酒坊和客栈常用红栀子灯来吸引往来旅客。只是到了陈清这里,便成了传递信息的工具了。”

景湛慢慢说道,心想陈清这人还真是心思缜密。

来往酒楼的人本就杂乱,而人们吃饱喝足,饭后闲谈之时又难免会说出一些平日里不为人知的事情,他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把这墨涟居变成了他在玉京城中打探消息的地方。

再加上墨涟居本来名头也响亮,上至皇亲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有慕名前来墨涟居的人,所以得到的消息也多。

一旦有什么重要消息,酒楼中的人就会点亮红栀子灯,而酒楼和太傅府遥遥相望,他看到灯亮,就知道有事发生,然后便会前来墨涟居。

“原来如此。”裴徵君也恍然大悟,如此精妙的设计,她也不禁感叹几分。

“我们先装做什么都不知道,吃完这顿饭,回去告诉大人之后再做打算。”

裴徵君点头,然后两人也不再多想,毕竟墨涟居的饭菜,还是玉京城中数一数二的好。

这时在裴徵君和景湛对面的房间之中,一位穿着小二衣裳的男子正跪在地上,对着屏风后边的人说道:“按照大人的吩咐,给他们上了九曲红梅,他们果然猜到了大人的身份。大人,下一步,我们是不是……”

说着,他便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

“无妨。既然他们是陆修名的人,留着还有用。”

那男子玩味似的拿起手中的折扇,随即又收了起来道:“若是他今日没有喝出这九曲红梅,那他可就小命不保了。”

跪着那人也没太听懂他这番话是什么意思,不过在这墨涟居中当了这么些年的小二,别的本事没学到,拍马屁倒是极好,于是他答:“大人英明。”

……

裴徵君和景湛在墨涟居大把花银子的时候,陆修名正带着上好的茶叶等在梁府外。

正午的太阳毒辣辣照在地上,人都快给晒化了,只是这梁泽却丝毫没有想要见他的意思,让他在门外足足等了一个时辰,还不肯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