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目光交织,倒是多了几分默契。
杜明这边稳住尹贤芳,暗地里却在收集着尹贤芳干儿子姜尚仁的罪证,说来也可笑。
这姜尚仁还是当年何宴时推举上去,由于嘴甜会来事,一步步从兵部尚书,做到兼任左都御史,并被封为太傅,权倾朝野。
可以说,是尹贤芳的左膀右臂。
杜明在筹谋着。
三日后的朝堂,依旧是死气沉沉,大臣们强忍着困意。
“陛下,臣有要事要奏!”
先站出来的,是御史王青海。
“微臣要弹劾户部尚书姜尚仁兼左都御史,买官卖官,强取豪夺,尸位素食,罪行罄竹难书!”
众臣哗然。
为啥呢。
因为弹劾姜尚仁的御史王海青不是什么好东西,他也是个阉党,不过是个小喽啰。
自从董彻上位以来,弹劾尹贤芳的人也是断断续续,董彻为了降低尹贤芳的戒心,全都呵斥下去。
现在民间流言满天飞,董彻在宫中也是逐渐培养起心腹。
董彻于是详细问了姜尚仁的罪证,条条有证据。
董彻在心底给杜明一个赞:靠谱啊。
王海青手里的证据,自然是杜明给他的。
今日弹劾姜尚仁,也是杜明安排的。
待问清各种罪行,姜尚仁浑身冒汗,跌倒在地,连话都说不出来。
大臣们心中凛然,只觉得董彻要对尹贤芳动手了。
没料到,董彻望着那堆积如山的证据思虑良久。
“厂公,你以为如何?”
寂静无声的朝堂上,董彻忽而问尹贤芳。
接着董彻朝众臣温和笑。
“厂公年老资历高,朕自当听取厂公意见。”
被吓得差点尿裤子的尹贤芳立马反应过来。
“陛下!”
尽是在下跪的一瞬间他就有了主意——舍弃姜尚仁!
说来也不甚舍得,姜尚仁可是他近些年最亲近的干儿子,可那点微薄情分,同自己的荣华富贵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
“兵部尚书姜尚仁犯罪证据确凿,应立刻押入诏狱候审。”
尹贤芳的话在每个人新心海里都激起莫大涟漪。
“厂公!”
姜尚仁不可置信地看着他。
“厂公您救救我厂公您不能……”
姜尚仁被拖下去,只发出绝望的“呜呜”声。
尹贤芳低着头,练最后一眼都没看他。
让尹贤芳安心的时,董彻竟从龙椅上起身,亲自将他从地上扶起。
态度不可谓不真诚。
“厂公请起!朕深感厂公为人,怎会误会厂公?”
“厂公一心为国为民,是我朝的功臣啊。”
尹贤芳心头石头落地,他感激地说着什么。
自然忽略董彻和杜明眼中如出一辙的笑意。
轻易舍弃自己人,只会叫其他人凉透了心。
可以说,从姜尚仁人头落地的那刻起,尹贤芳就失去在朝中那空前的威信。
终于能动手了。
董彻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