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打过来,秦肯定也会打来。他不支援我们,难道秦打他时,我们就会支援他?所以真兵败需要他来救援,他定会考虑前来救援的,此次就按他说的去做。”
杨叔宣始终觉得太冒险了,道:“如此便让他先打,我们按兵不动,先请示君侯再定。”
聂泽点头道:“正是!”
公子曜道:“楚欲以此入主中原,是不会管我们打不打韩国都会打过来的。甚至我们不打韩国,他们还会借道韩国来得更快,相反,我们小辈打韩国……”
公子曜冷笑道:“他们还得先装模作样,先给我们父辈修书警告一番再发兵,反而会慢上些时日。有脸皮用时自然要用上一用,没了不用也行!”
杨叔宣和聂泽面面相觑,又对公子曜的智力认知,又出现混乱感了!实在搞不懂这位主,到底是真傻还是假傻?公子曜当然不笨,只是给齐侯宠坏,有时候想法自以为是罢了。
赵慕就是存心要坑回公子曜一把的,所以断然不会答应杨叔宣和聂泽的条件,不让他重创一把,他气难平!公子曜上当最好,不上当也无所谓,慢些收拾一样。
赵慕十二三岁便随王父、父亲上战场了。虽然只是一直与匈奴打,但军事天赋极高,又有丰富的行军经验,筹谋极少有失算之时。他要借这次机会除掉中山国,为祖宗们出气!
一个时辰后。
重新与公子曜歃血为盟,赵慕离开长陵城,下令军队拔营自卷邑大河攻打韩国。当然还得借用公子曜的船渡江。他自己则与崔世显赶回宿胥口接小蛮。
赵侯打了两天修武城无果,对方死守不出来。他先锋是骑兵攻城不易,懒得等后方车兵过来。便让口舌伶俐者押着王相绕修武城走一圈,边走边骂以此“劝降”修武城的军民。
王相以弱质女流为质子威胁赵国退兵。又以崔氏族人威胁小蛮不许逃离。赵国是因为公子少君抢了世子未婚妻打的魏国。王相这般做,等同助纣为虐,仁义廉耻何在云云……
王相在民间声望极高,给这般羞辱修武城军民不无难受,对魏少君怨恨不已!加上赵国誓要灭魏不降便屠城,降则善待军民,有赵慕拿下城池不扰民为鉴,第三天修武城便降了。
他这般便能把修武城拿下了,让小蛮父女佩服不已,真的是兵不刃血啊!
当晚赵侯燕飨王相,谢他“帮忙”拿下修武城。
王相于燕飨上破口大骂,赵侯奸诈阴险……
赵侯也不生气,反劝他吃饱了再骂,又赞王相才能过人,魏若无他,早已经没落。他这回确实是借了王相的光,若非他得民心,修武城的军民不会担忧王相被杀投降。
崔怀农觉得,赵侯不愧为明君!明明可以杀了王相,却没有,也不跟他计较。论胸襟之广阔远比韩、魏侯胜出千百倍。殊不知,赵侯越是这样,王相越是扎心!
王淮之开始是反对赵侯这样做的,认为他不厚道,羞辱自己世父,并表示要以死相抗!
结果赵侯忽悠他,说辱一人,而全城数万军民无损,这是给王相积德。只是游城骂几句,总好过双方死伤无数。
而且王相肯定不会配合,他此举虽然有羞辱王相之嫌疑,但王相宁死不屈,世人反而会赞其风骨铮铮,这是好事!
王淮之深以为然!于是不反抗了,其实他想谢一谢的,但世父知道会骂他,还是先不谢!见赵侯给世父这般唾骂都不生气,深感羞愧!劝道:“世父,咱们总归打不赢的……”
小蛮掩脸,这是找打呢!
果然王相气到跳起来,挥手便欲给他大耳光……
王淮之秉着小杖则受,大杖则走的原则,打耳光是羞辱,乃大事,“嗖”一下闪开,飞快跑到崔怀农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