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婆婆是怎么做的,用了什么稀奇东西才让鱼这么香。
刘桃花拿上一颗珍藏的蛋,不是鸡蛋而是杨二水刚掏来鸟蛋,拿着就去找黄莺儿了。
黄莺儿正在用竹碗分装炖鱼,她做的不多,四个人刚好一人一碗。
锅里只剩下鱼头和鱼尾,鱼头肉少鱼尾刺多,她不打算给楠楠吃,而是待会儿跟顾明微或者小简分一分。
这时候,刘桃花来了。
“娘……我想要一点粗盐炖鱼,二水有一阵儿没吃烟盐了,浑身都没什么力气。”
刘桃花拿出了自己带来的鸟蛋:“这鸟蛋不大,也能给楠楠炖一小碗补补身子。”
黄莺儿接过鸟蛋,点了点头,这二儿媳妇还不错。
挺懂事,知道拿着东西来借调料。
黄莺儿痛快给了一勺子调料,“这是我走前自己调的,有盐味还有旁的,炖鱼汤时候放下去就成。”
刘桃花小心翼翼捧着调味料回去了。
村民见着刘桃花这个儿媳妇都得带东西去换东西回来,顿时也有几个起了心思。
黄莺儿收拾碗筷,附近忽然来了好几个村民。
打头的就有那天被黄莺儿一顿怼的路嫂子,还有几个平日里就和原主不对付的村妇。
她们大多年纪比黄英儿大了十几岁,嫉妒黄英儿比她们年轻,看不起黄英儿继室身份,成天聚在一起背后说闲话。
黄英儿在村里一个能说话的人也没有,全拜这些个长舌妇所赐。
黄莺儿低头干活儿,权当看不见他们。
路嫂子拿着一小捆柴火,见黄莺儿对他们视而不见,心里恼火。
“黄莺儿,我拿柴火换你点鱼肉成不?大家都是一个村子的,往后要是寻到了落脚点那还是要继续当邻居的,闹僵了可不太好。”
黄莺儿冷笑,懒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