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三:后记(1 / 2)

永绩十六年,秋。

长公主府中,年仅三岁的小团子看准时机,悄摸摸地避开下人,哆嗦着两条小胖腿就要逃出府去。

门槛太高,他只好用爬的,两只脚试探了半天,大半个身子还在门里。

门口的侍卫已经习惯了这样的事,眼睛一闭,头一挪,假装看不见他那猫猫祟祟的可爱样子,反正一会儿就要被抓回去了。

“哎,你这小子,一个没看住便到处跑,小心你阿娘回来打你屁股!”果不其然,小团子的一只脚还落在门槛上,身子就被人提了起来。

“姑姑,抱!”小团子扭过头看轻来人,悬在半空中的白嫩胳膊一张,就要她抱。

崔恒无奈地将小团子抱起来,掂了掂重量,蹙眉道:“小团子,你又胖了,再这样下去姑姑就抱不动你了。”

“不会的。”小团子瞪大了眼睛,摸了摸自己圆滚滚的肚子,哀嚎道:“一定是因为阿娘的缘故,团子阿娘不陪团子,团子想阿娘只好吃吃吃,吃多了就胖了。”

崔恒无语,你这小子哪里学来的,什么都能推到你阿娘的头上,分明是你自个儿管不住嘴,把点心当饭食吃的缘故!

小团子大名崔硕,是崔叙和桑榆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的孩子,据说在他出生的时候,桑榆觉得自己养了九个月的瓜总算落地了,当真是硕果累累,才随意起了“硕儿”这么一个乳名。

偏偏崔叙宠她宠的紧,大手一拍,直接定下作了大名,叫翻了好几个月千字文的升平长公主和崔驸马极为不满,差点儿将他赶出家门。

崔硕小团子在认真“反省”了自己,并将过错推给阿娘之后,抱着崔恒撒起了娇,“姑姑,你带我去找阿娘好不好?”?“不成,你阿娘定然在忙。”崔恒毫不留情地拒绝了。

“那去找阿耶也行。”崔硕继续缠她,反正阿耶一定会去找阿娘一起回家的,找到阿耶也就找到了阿娘。

“那更不成,你阿耶进宫去了,不能去打搅他。”崔恒面无表情地驳了回去。

自打崔叙升为大理寺少卿之后,他便更忙了,凡事大案、要案一个不拉,统统甩给他,尤其是牵扯到朝臣和宫中的案子,那必然是要他出马的。

与他相比,另一个大理寺少卿亓官戍每日宅在寺中,处理琐事,悠闲的像是一个养老的散人,着实可恶。

好在桑榆也擢升为大理寺丞,好歹帮他分摊了些,如今的大理寺小分队尽数掌握在桑榆的名下,长安城的百姓谁不知道,只要这两个人出马,什么冤假破案都无所遁形。

他们这般忙碌也没忘记崔硕,两人的童年都是孤独的,他们不希望自己唯一的孩子也像他们一样,于是便尽可能地陪伴他,想方设法抽时间带他玩乐。

只是崔硕这小子实在粘人,尤其粘桑榆,恨不得时时刻刻待在他阿娘的身边,有时候崔叙想和桑榆亲近亲近都要看这小子的脸色。

“呜哇!”崔硕骤然哭闹起来,“我不管,我就要阿娘!要阿娘!团子好可怜,阿耶阿娘不陪我,蓁姨也不要我,现在连姑姑都嫌弃我,团子没人爱了……”

崔恒:“……”

你哭的时候倒是别干嚎啊,有本事你挤两滴眼泪下来再说。

小孩子的干嚎声又尖锐又响亮,小团子一边哭,一边不忘观察崔恒的反应,见她脸上的表情越来越无奈,小团子加大嗓门,“团子想要出去玩,静姐姐和嫣姐姐不在,团子好无聊。”

小团子口中的静姐姐和嫣姐姐是百里谦和柳锦书的双胞胎女儿,这两个孩子出生的早,最是聪明乖巧,没事的时候柳锦书便带着她们来长公主府玩,和小团子算是一起长大的玩伴。

可惜百里谦被圣人看中,外放出去做了隋州司马,顺便带走了两个女儿,小团子失去了玩伴,好几日都闷闷不乐。

“团子的命好苦啊!”也许是想念玩伴了,小团子悲从中来,终于哭出了眼泪,“我要离家出走,再也不回来了。”?“莫要哭了。”崔恒眼睛眯了眯,“这些话是不是窦玉成那家伙教你的?”?崔硕眨巴眨巴了眼睛,眼泪顺着白皙的小脸滑下,看起来可怜极了,“团子没有见过窦叔叔……”

“是吗?”崔恒冷笑,她昨儿个才瞧见窦玉成将小团子带走,说是要借他来挡挡桃花来着。

新任万年县县令是外放回京的,他的女儿不知哪根筋搭错了,看上了老大不小的窦玉成,成天追着他四处跑。

窦玉成年过二十四不曾成婚,愁坏了他的耶娘,见有小娘子看上了自家儿子,恨不得明日就娶回家,泄露自家儿子行踪的事,干的比谁都熟练。

窦小郎君想了无数个法子,先后将桑蓁、崔恒等人拉过来当挡箭牌都失败了,如今又将主意打在了团子的身上。

对于这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行为,崔恒嗤之以鼻,这窦小郎君怎么不想想根本原因呢?人家连你耶娘都搞定了,你就是做再多挣扎都没用。

小团子的干嚎虽然不带半分情感,但实在刺耳的紧,崔恒无奈,只好带他去长安城里溜达溜达。

朱雀大街一如既往的热闹,到处张灯结彩,坊间的百姓都在谈论突厥即将到来的使臣,崔恒这才想起,今日是突厥使臣进京的日子。

突厥派人出使大兴,朝廷拿出十二万分的热情招待他们,谁都知道这一次谈判会使两国的关系走上一个新台阶。

三年前,随着第一个都护府的设立,突厥与大兴正式走向了和平时期,双方休战至今,又在双方的不懈努力下,突厥于元正前派使臣前往大兴,商谈签订盟约之事。

为了迎接突厥使臣,也为了叫突厥人看看大兴的风貌,长安城的百姓自发地拾掇起来,将屋里屋外装扮一新,誓不会叫突厥人看轻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