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要案(2 / 2)

“这读书人就是不一样,对着这样的鬼天气还能吟诗作对。”胸无点墨的窦玉成唏嘘道。

那两个书生完全没有感觉到江南的气候不对劲,跟着宋溪亭走亲访友,对着漫天的烟雨朦胧抒怀畅发,也是真真的好性子。

他们初来江南,很多事情都需要先捋一捋,按照崔叙的意思,最好是等着娄大从长安赶来再说。

于是无所事事的几个人,就这么在宅子里懈怠了,每日吃吃喝喝,玩玩闹闹,若不是这连绵的阴雨天,他们还预备着去登一登敬亭山,完全就是来游山玩水的作派。

搞的桑榆来到这里后,心情都抑郁不起来了,与之前姐妹两个孤苦无依的样子相比,这个时候的她们已经有了许多朋友和家人。

一直到十多天之后,眼见着江家夫妻的忌日快到了,娄大总算是风尘仆仆地赶到了宣州。

“都在这里了。”他将一摞文书堆在众人面前。“从先帝驾崩十年前一直到今日,所有未断的灭门案我都叫人抄录了一遍。”

大兴地域辽阔,加上这个时候破案水平低下,很多大案子无法告破,加上前几年的战乱,朝廷无心管理,浑水摸鱼,趁火打劫之流不计其数,这也就导致了案子的侦破很难继续。

也就是这几年朝廷对陈年旧案重视起来,还特地派刑部联合大理寺专门寻机破案,像是大理寺的亓官戍亓寺正常年在外,大多也就是忙着这些旧案。

为了抄录这些文书,娄大将大理寺及刑部的录事主簿全借调了过去,抄录了两天两夜才抄录完。

“这真的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啊。”周良才大字不认识一个,但并不妨碍他感叹,“这些悬而未决的案子要是让说书的知道了,没准儿能编排出几本上好的折子。”

托盈娘带来的那本“大理寺审案录”的福,这几天周良才可开心了,和窦玉成两人看的津津有味,若是不此时行动不便,窦玉成大有请人来唱一出的意思。

桑榆翻了翻,从里面找出永绩二年的记录,这些文书都是按照时间排列的,很快她便将江家的案子找了出来。

桑榆眉头紧锁,一目十行地将江家的记录浏览了一遍,文书上的记载很潦草,寥寥几笔将事情记了下来,“永绩二年二月十五,江家三十四口人死于强盗之手,因证据不足,凶手至今未曾落网。”剩下的就是关于江家夫妻简单的描述了。

桑榆看的浑身发抖,很难想象三十多条人命,就被这简单的几句话带过了,而凶手竟然连个怀疑的对象都没有。

与她相比,百里谦也好不到哪里去,关于百里一案的记录要比江家多很多,可这样才更能显的当时朝廷对此事的无能和敷衍,虽然没有明确给百里家定罪,可那字里行间都带着几分不耐烦和轻视,关于当年的凶手,也几乎没有描述,只说是寻常流民假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