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龙城(2 / 2)

“那大叔您真是不容易啊,话说这边关还算安稳罢?怎么突厥人都敢跑到这里来打劫了?”

“你这话可算是问对人了,叔和你说啊……”

桑榆默默地竖起了大拇指,再次感叹周良才口才了得,马屁都能拍到马肚子上。

倒是跟在身后的一个老丈听了个大概,笑眯眯问桑榆等人,“你们这是第一次来太原城吗?”

薛如英看着坐在敞开的驴车上的老夫妻,笑道:“是啊,老丈,您也是第一次来?”

“呵呵。”老丈与老妇人对视一眼,和声和气道:“是啊,我们是来这里寻亲的,我家三郎已经有十年没有回家了,我们两个老的想的紧,所以来看看。”

桑榆好奇地问:“你们家三郎在太原做什么?这么久都不曾回家?”

老丈闻言,面露哀伤,“我家三郎十六岁就来参军了。”

桑榆一愣,似乎没想到会得到这样的回答。

柳锦书低头同她解释,“这里靠近边关,常年战乱,所以有很多军籍百姓会被征到这里来驻守,十来年不回去已经算是轻的了。”

先帝在世时,明文规定普通军籍百姓从20岁到60岁要服兵役,可是经过多年的战乱,兵源不足,后来十几岁的孩子也要上战场了。

这几年休养生息下了,圣人下令只要服满20年就可以回家与父母团聚了,而且符合要求的可以远离战场,留守后方,与一辈子留在战场上相比,只是驻守在这里,已经是莫大的幸运了。

桑榆点点头,想到大兴不过刚刚站起来,即使威望渐盛,边关也有摩擦,她常年在繁华之地停留,倒没想到能遇到这样的场景。

老丈似乎并没有在意桑榆的失神,而是带着笑继续说:“说来,我有三个儿子,两个都已经战死在沙场了,唯独三郎是个机灵的,这么多年还活的好好的,这些年来,给我们又是送吃的又是送银钱,我们两个老不死的年纪大了,就想着在死之前见他一面,所以才瞒着他来看看。”

老丈说的很轻松愉快,似乎他两个儿子战死,一个儿子活着对他来说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好事。

这个话题说的有些沉重,桑榆等人刚刚见到这个宏伟的城市的兴奋之情一下子就消沉了不少。

好在这个时候秦伯已经回来了,与崔叙耳语几句,便招呼众人进城。

崔叙眼见桑榆有些闷闷不乐,靠近她的身侧低声问了一句,“发生了何事?”

因为要进门检查,所以他们都是步行进去的,马儿都被各自牵着,崔叙一靠近桑榆,桑榆就能感觉到崔叙身上若有若无的檀香味儿。

桑榆压低声音,将老丈的事情说了一遍。

崔叙听罢,脸上没有任何变化,只是嘴角微不可见地蠕动了几下,淡淡道:“自古以来,一个国家的安稳一定是由千千万万的人在守护着的,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