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仪仗(2 / 2)

薛如英凑到柳锦书面前,“好妹妹,是我错了,你赶紧叫你家这位莫要生气。”

百里谦冷声道:“萧元归的情,你愿意接受就接受,不愿意就罢了,同为男子,我只能告诉你,真正爱你的人是不愿意将你置身危险之地的。”

薛如英还想反驳两句,对上百里谦的冷眼再也说不出来,别看百里谦平时一副爱搭不理的样子,实际上他精明着呢,真要把他惹火了,她可没啥好果子吃。

桑榆见现场的气氛有些僵硬,连忙笑眯眯问道:“这拨汗那国的使节团何时进城?”

薛如英见桑榆转移了话题,舒了一口长气,答道:“估摸着还要等一会儿,去迎接的人还没出发呢。”

桑榆又问:“何人迎接?竟然这般阵仗?”

薛如英立刻解释道:“我也不晓得是何人,只是听说圣人派了鲁王殿下去城门迎接,按规矩来说,鸿胪寺卿应该也会随行。”

柳锦书蹙眉问道:“拨汗那国不过是一个弹丸小国,竟然要我大兴皇室亲自去迎?”

薛如英这才同她解释,“拨汗那国使节不过是一个小事,真正要迎的是二十多年前和亲的安和公主,她可是我朝和亲公主中,唯一一个回国省亲的,怎不叫人重视。”

柳锦书诧异极了,“安和公主?我竟不曾听过。”

柳锦书回道:“我也是听我阿耶说的,安和公主和亲的时候,大兴国弱民衰,拨汗那国盛产良驹,又地处突厥要害之地,为了共同对抗突厥,表情诚意,圣人派公主和亲,本来意属升平长公主,是安和公主主动请愿,代替升平长公主去的。”

柳锦书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桑榆想到当时在醴泉县的时候,崔叙曾无意中透露过此事,心里也有了几分计较,只怕这样的阵仗也有升平长公主的几分意思在里面,无论如何,当年安和公主确实代替她远嫁他国,换来了大兴喘息的机会和长久的安宁。

升平长公主不是忘恩负义之人,自然想着回报几分。

说话的功夫,朱雀大街上传来了阵阵锣鼓声。

几人侧目一看,原来是一队百余人的仪仗队从皇宫门前出发,沿着朱雀大街一路向南,领头的差役敲着铜锣,大声吆喝,“皇室出行,百姓避让!”

紧跟在后面的是几匹高头大马,上面乘着十余位身穿深紫、绯红、青绿等各色官服的郎君,为首的一人正是同去醴泉县办案的鲁王殿下。

薛如英指着来人同她们介绍,“瞧见了没?那个身穿龙纹蟒袍的郎君,就是当今圣人的弟弟鲁王殿下,鲁王殿下最爱风月之事,喜欢游山玩水,平时不在长安久居,也不知道圣人从哪里将他请回来的。”

桑榆心想,估摸着又是被抓回来做苦力的。

不过他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大局上他是皇室中人,不会落了下乘,私下他又安和公主的弟弟,对安和公主礼遇几分也是应该的,这样既彰显的皇室的亲和,也不叫大兴落人诟病。

不然只是接待一个小国使臣,确实用不着皇室亲迎。

柳锦书也跟着凑过来脑袋,小声道:“叙之也在呢。”

桑榆又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仪仗中身穿绯红色官府的崔叙格外醒目,他身姿修长,面色严峻,给人以不可亵渎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