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起因(2 / 2)

崔叙不动神色地握紧了桑榆的手,在脑海中将事情捋了捋,寻找最合适的解释方法,“其实,这些我也是不久知晓的。”

事情要从什么地方开始说起呢?应该是他们当时还是醴泉县的时候。

那时候的朝堂也发生了一件骇人听闻的案子。

起因是一个铁匠之死,三个月前,清平县的一个铁匠在做事的时候意外绊倒,倒在了刚刚从火炉中取出来的铁器上,整个人被活活烫死,发现的时候尸体都凉了,脸和胸口被烫出了一个长长的刀印,里面的肉都烤焦了。

他的大徒弟报了案,扬言说是二徒弟害死了师傅。

清平县的县令接到报案后,立刻派人去查证,却不想还没查出铁匠之死的真相,却发现了另一件不得了的事。

那铁匠的家中还有一处密室,里面藏着上百件兵器,其质量让人难以言喻。

其实这个时候,官府对民间的铁器管制的并不严苛,除了要铁匠在官府的安排下受训,以及在出售的时候详细记录铁器的流向之外,其他的都很随意。

铁匠可以制造农具,炊具之类的,像是寻常的刀剑也是可以打造的,只有一些胃甲、具装、弩、矛等威力巨大的军队制式武器,是在官家的手中把控中的。

铁匠家中密室却存放了大量的弩以及铠甲部件,这样怎能不骇人听闻?

清平县令是个聪慧之人,他很快顺着线索查出这并不非个例,光一个清平县暗自就有很多个这样的密室。

武器之事事关整个大兴的安危,此事已经不是他一个县令能做主的了,当务之急应上报天子才是。

但是他生怕有其他高官参与其中,一旦事情暴露,恐生变故,于是便秘密地派人进京,将此事偷偷地知会了窦尚书,希望他能上禀圣人,请圣人做主,查明此案。

听到这里,桑榆歪了歪头,不解地问:“窦尚书公私不分,将此事瞒下来了?还是他就是幕后主使,所以派人去杀人灭口?”

崔叙知道桑榆是在同他开玩笑,也不戳破,顺着话回答道:“并无此事,窦尚书虽然有些严厉,但是他是个正人君子。”

窦家也是大家族,与别的世家大族不同,窦尚书一直热衷于同皇室打好关系,是忠实的皇帝党。

窦家出美女,那些窦家女儿不但长得貌美如花,倾国倾城,而且个个聪敏灵慧,深谙后宫之道。

旧朝曾出现过“外戚干政”之事,窦家受到牵连,也跟着消停了许多,圣人登基之后,窦家只送了女儿进驻后宫,做了四妃之一,别的都不强求,老实的厉害,圣人投桃报李才叫他们掌管六部之刑部,并且位子坐的相当稳固。

所以窦尚书在得了消息之后,立刻起了折子,将此事禀明圣人,圣人知晓后,大为震惊,着窦尚书秘密派人去调查此案。

可是不巧的是,这件事不知为何走露了风声,派去调查的钦差在去的路上意外掉落山崖,至今不知所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