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假山(1 / 2)

然而事与愿违,宅子里面空无一人。

差役们将里里外外都搜了一遍,“崔寺正,里面并未发现有人。”

崔叙蹙眉,他们的动作已经够快了,竟然还叫他们跑了吗?还是说他猜错了,杨录事并没有将人送到这里来?

他问:“通善坊可有发现?”

差役答道:“并无,周捕头还在带人搜寻,那边传话说确实有一个车夫带着一个木箱子从通善坊路过,但是没有人注意到里面有异常。”?长安城人员流动实在太多了,每天都有贩夫走卒来往坊里之间,做些小生意的商贾雇个驴车拉货也是最寻常不过的事。

崔叙眸色渐深,看着将落的夕阳有些烦躁,再不找到桑榆就要坏事了。

就在这时,一个差役来报,“崔寺正,柴房有发现!”

崔叙一喜,连忙快步来到柴房。

柴房和灶房是连在一起的,看的出宅子的主人并不怎么做饭,偌大的火灶几乎没有什么火气,清冷又单调。

房间的一角被堆放了不少木柴,大部分都没有劈,就这么胡乱地堆在那里,还有不少干草也铺在一侧。

差役说的发现就是被放在柴堆里的大木箱子。

差役们将木箱子抬到崔叙的面前,崔叙打开看了一眼,木箱看起来有些陈旧,里面还有几道很小的细线,看的出来,这个箱子平时是用来装衣物的。

木箱并不是特别大,但也足够安放一个年轻的小娘子了。

崔叙抬手在箱子里面摸了一下,从里面摸出一根断了的发丝,他看着手中的青丝,脑中不受控制地想到桑榆躺在里面的样子。

当时,她一定很害怕罢?

“崔寺正,这里也有发现!”又有一个差役的声音响起。

崔叙收回神智,两三步来到差役说的地方,差役扒开木柴,露出了藏在里面的图案。

它被几根小木柴盖住了,若不是大理寺的差役心思缜密,见到什么都要踢开看看,还真不一定发现的了。

崔叙蹲下身,看着这个简约的图案,画案画的有些潦草,甚至歪斜的厉害,但是他还是一眼就认出,这是自己给过桑榆的令牌上的图案!

之前在平康坊一案中,桑榆曾经找他要过探视的令牌,崔叙就给她了,当时桑榆还问这个东西是不是鱼符来着。

崔叙对此记忆尤深,虽然那块令牌并不是多特殊的东西,但这也侧面说明他们找的方向没有错,桑榆曾经来过这里。

崔叙站起身来,环顾了一下这个脏乱的柴房,地面上是沉厚的泥土,干燥的空气将地面的水分带走,只要稍微走动几步,就能带起一片灰尘。

崔叙吩咐道:“派人告诉周良才和娄大等人,叫他们严查南边的几个坊里,一定要快点找到人!”

想了想,他又补充道:“派人去查一下汪家兄弟是做什么的。”

在这样的封锁下,杨录事和汪家兄弟带着一个昏迷的人,是怎么样也不好走动的,最好的办法就是藏起来。

如果杨录事的目的是将桑榆送出长安,既然他来找汪家兄弟帮忙,那说明汪家兄弟定有能将人偷偷送出去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