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妙语边用藤条打成死结,边露出一副傲娇的小表情:“这叫模特,没听过吧?我告诉你,在我们那个时代,卖衣服的店里都摆着这种,然后把做好的衣裳放到上面,这样顾客就可以直观地感受这件衣裳的美感。若是展品好看,他们自然蜂拥着去买布料,到那时还怕没生意吗?”
宋琏听完,不吝夸赞:“你的想法倒是稀奇,你身上到底还有多少我不知道的秘密?”
林妙语却起身,得瑟地挑眉。
他不知道的事,多着呢。
随即说道:“好了,大功告成,如今该想想如何将它死死地焊在铺子里。”
宋琏拿起像十字架一般的成品,细细端详。
良久,宋琏建议道:“只能打桩了。”
林妙语别无他法,当场默许。
忙完已是深夜,两人困得倒头就睡。
次日一早,鸡鸣几声,林妙语草草收拾,跑着来到西市,毕竟今日是她上班的第一天,还得给那三个伙计树立好榜样。
如她所料,整条街上,除了卖早膳的铺子,其他的大门都紧闭着。
三个伙计,一个都没到。
林妙语来得早,便开始收拾。
先从布料开始。
她将柜面上所有的布料全都打乱,然后找出颜色相近,花色鲜艳的布料放到一块,再将颜色比较淡,花色较少的布料归到一起。
来买布料的,无非两种人,未出阁的姑娘,还有贵妇。
年龄较小点的,大多喜欢将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而贵妇们则多选择淡一点,朴素中又带着华贵的布料。
所以,将花色鲜艳的布料放到第三层最合适不过,与妙龄少女的身高刚好相匹配,而显素雅的布料则放在贵妇们能够一眼看到的第二层,至于最做完这一切,三个伙计才陆陆续续地过来。
先来的是瘦高小伙子,来时还搬了两盆绿箩。
林妙语赶紧过去帮人一块挪进铺子里面的门口处。
望着比自己还要高一截的盆栽,林妙语不禁竖起大拇指。
真是太赞了!果然有钱干啥都好使。
伙计将剩余的五十两递过去:“这是剩下的银子,这是我托在梁府做丫鬟的表妹买的,除了梁府,估计也没别的地有了。”
林妙语疑惑:梁府?
便好奇地多嘴问了一句:“是那个爆发户梁家?”
伙计不可思议地看着林妙语:“就是那个梁家,难不成你认识?”
林妙语却只是引开话题,只说是碰巧。
余下两个伙计相继进店,在看见绿箩还有变了位置的布料时双眼一亮。
林妙语见人来全,便向众人说出自己的想法。
“昨日我来,问了你们一些问题,我发现,顾客减少,主要有两大原因,先说第一个,就是你们的态度。要想生意好,必须秉持顾客至上的原则,视顾客为上帝,要在不损害店铺利益的同时尽全力满足他们的要求,说简单点就是,嘴甜点,常微笑,再说第二点,就是售后服务,开店注重的是名誉,回头客很重要,所以当顾客买了我们的布料却发现有问题时,我们第一要做的,不是顶嘴,而是要让顾客看到我们的诚意,换也好,退也好,先帮顾客解决问题,保住店的名声,若我猜得没错,定是那位顾客购物不满意,此事传出去后,顾客便少了。既然已经发现了问题所在,那我们便要改正,让店铺的生意回到从前,不过,我需要你们的帮助。”
三个伙计窃窃私语着。
胆大的一个站出来问:“那你想让我们怎么做?”
林妙语引三人看向门口的两盆绿植。
“先从改变环境做起,顾客进店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是布料吗?不是,而是环境,舒适的环境可以给顾客更好的购物体验,所以,从今日起,我们先将铺内的装饰改一改,让店面焕然一新,然后,是我们的态度,只要有顾客进来,一定笑脸相迎,顾客问什么答什么,最重要的是,不要一直向顾客推销我们的布料,而是给他们空间,让他们寻找自己喜欢的,不然顾客只会厌烦,不管顾客最后买没买我们的布料,我们都要礼貌将人送出去,并欢迎顾客下次再来,我说这么多,你们能理解吗?”
话说一半,口干舌燥,林妙语停顿了一下。
三个伙计,不约而同地张大嘴巴成惊讶状。
呃~他们这反应,林妙语倒是早料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