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冉默然不语。
道理如是,可是父亲的遗憾……她心里实在很难过去。
闻夫人看着她的神色,想了想,继续道:“光武昭公若是在天有灵,也定当不会计较这一点憾事的。毕竟这红尘俗世一撒手,往后若真有那安身之地,在那里,公自当与明威侯父子重逢了。反之若无,则人死如灯灭,一切的烦恼悔憾皆已烟消云散,便更没有什么好介怀的了。”
谢冉的眸光随着这番话有了不小的变化。
“您这番话,倒真是醍醐灌顶……”她缓缓言道,最后点了点头:“思来可不正是如此……人世之后若真有神魂不灭,父亲与哥哥……应该正在对坐手谈吧……”
心头蓦然描绘起那样一副画面,不觉之间,她唇边便晕开一抹笑意。
转头看向闻夫人,她郑重道:“阿母,多谢您。”
夫人抚了抚她的头发,不放心道:“本以为你这孩子是见惯了生死的,对这些也当多开释些,谁曾想,你这么个人,却还怀着这么一腔柔软心肠,真叫人担心呢……”
第二日一早,圣驾出城迎紫宸上将领军凯旋,一路荣光相候,满城欢呼。闻玄看着这样的场面,面上还挂着毫无破绽的浅笑,可心底去有一种出离于外的漠然之感。
就好像这所有的迎来欢呼,都与他毫无关联似的。
“紫宸上将,此番一个半政权入手,功劳越立越大,朕都不知该赏你些什么了。”
清明殿中,暌违多时再与杨衍相见,看着君上那微透着警惕之感的目光,他只觉得距离经年以前,自己与杨衍的关系又远了许多。
倒也说不上是好是坏。
他抱了抱拳,道:“陛下言重了。在其位谋其政,打打杀杀是臣分内之事,做得好份属应当,哪一日若做不好了,才是罪该万死。”
“上将这样想是你的好处,可朕若是也这么想,那就是昏君了。”杨衍目色一深,顿了顿,道:“加封上柱国的圣旨已经拟好,只待明日北极殿早朝传降。另外此番守土开疆,紫宸府、定北帐诸君有一个算一个,皆是功不可没,自李萧殷步四将往下,大小将官,朕皆有封赏,至于普通将士,军饷上亦有翻倍,以此全作朕感念诸军将沙场报国之心。”
闻玄闻此,后退半步郑重抱拳拜道:“臣代诸将、诸兵士,多谢圣上隆恩,吾皇永享万国,与天无极!”
杨衍点点头,叫了平身,便道:“行了,时候不早了,忙了一上午,你也累了,先回王府去吧,给老夫人请个安,另外,小妹也等着呢。”
闻玄闻言,脚下却没有动弹的意思,微微一顿后,他便道:“臣启陛下,关于北境,尚有一事欲回。”
杨衍心头一动,点点头道:“且说。”
闻玄道:“此番与北燕虽已修盟,但强国外患,固本培元之后总有一战,陛下明鉴,不可不防。”
“慕容定?”杨衍想了想,道:“说起来对北燕的人,过去因着中间隔了个东燕的缘故,底下包括虎贲府在内,一向都是浅析即止的路数……如今一朝成了邻国,的确是该加紧台面底下的安排了。何况这个长鸣帝……摄政王夺权上位,几起几落,却能镇得朝野无波,不是个普通人呐。”
说着,他忽然想起什么,看着闻玄的目光带了些探究,道:“紫宸府在这方面想来已经走在前头了?”
闻玄心头一动,自然知道他这话里隐含的所指何在。
他回答的极是坦然:“人都是过去安排的,倒是没什么,只是慕容定其人——”他看着杨衍,目光深定,一摇头,道:“我不放心。”
杨衍一愣。
他只这四个字,却已经说明了很多。
“朕明白了。”杨衍颔首,稍加一想,便道:“稍后朕会让陆兰庭去你那里,两府看着定个计策出来,朕等着看。”
闻言,闻玄点了点头,抱拳道:“诺。如此,臣便先行告退了。”
说完转身欲走,却又在走出去没两步的时候,听到了身后人的一唤。
“……闻玄,”
杨衍这一声唤得犹豫,他脚下一顿,转身应道:“臣在。”
一君一臣,一坐一站,一殿上,一殿下。
长久的对视之后,杨衍终究只是一叹。
他摆摆手,道:“罢了……你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