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南北云泥(一)(2 / 2)

乌衣巷 十七殿 1999 字 2个月前

谢冉与王昭对视一眼,顿了顿,她摸了摸腰间的佩玉,沉着道:“传我军令,大军即刻按后备计划退守,不得有误!”

“诺!”

士兵传令而去,帐中涌进一阵清风,却让她分外发寒。

“他这是拿了十分的力气来打我,国中都不顾了吗……”

南诏朝中不安稳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这一番,虽然谢冉料定蒙忌会因蒙蕴汝之死而毁约起兵,但她怎么也没料到,他竟然会倾国力来犯。

王昭道:“早先我们排兵布阵,都没想到南诏能拿出这么多兵力来犯边,应对之策上难免疏漏,恐怕这几城的代价不得不付了。”

“咱们压着十万敌军的量来策划筹谋,如今他竟一举发了二十九万大军三线开花,我这可不是擎等着惨败呢吗!”

“南诏国中……”王昭忽然想到什么,顿了顿,试探道:“嗽玉,或者我们可以……”

他话没说完,谢冉就知道他是什么意思。

“你别给我打这个主意。”她干脆的断了他这个念头,道:“我宁愿跟蒙忌霍其琛战到死,也绝对不可能跟蒙阳做交易。”

一听这话,王昭也有些炸了:“战到死,你说得容易,我们是可以为国捐躯,可百姓怎么办?归根结底或打或杀或议和,为的不都是国泰民安吗?”

谢冉压着火气看过去,斥道:“你真糊涂了是不是?蒙阳是什么人,还用我告诉你?”

他却说:“我并非不知他是小人,可是今朝若能谋小人之力以抗虎狼之侵,保得下一时太平,待稍后缓过这口气再去收拾他也好,那不都是随我们的意了吗?”顿了顿,见谢冉没有说话,他继续劝道:“眼下北境那边传过来的消息很明朗,以闻上将往日战绩,最多不过三个月就该有定论了,咱们只要拖延三个月,往后还愁没有援军吗?”

谢冉沉默的看了他半晌。

王昭看着她的眼神,便知这沉默并不是什么好东西。半晌,果然听她道:“你自己听没听自己说的是什么话?”

“我这是转圜之策,难道明明可以减少伤亡,还非得硬拼吗?赢了也就算了,输了呢?你想没想过代价和后果?”

“你这不是转圜之策,是小人之策!”

谢冉走过去,一只手托着他的后脑,死死的盯着他的眼睛说道:“你听好了,这种三流计策,不是你王昭应该想的。”

王昭赫然一愣。

她道:“今日与蒙阳为伍,借蒙阳之力平息蒙忌、霍其琛,来日缓过了这口气再去收拾他?出尔反尔,过河拆桥,这不是我王谢之家该有的家教,更不是国之大者该行之事!”

说着,她一甩手,绕过王昭往前踱了两步。

“我大乂的百姓,活要活得光明磊落,如此苟且之计下保全的性命与安乐,不要也罢。”

她说完,王昭僵在那儿许久没有说话。

除了少许的惭愧之外,此刻他心里,更多的却是一种迷茫。

军中多年,他从未想到有朝一日,自己竟会疑惑起保家卫国究竟该不该用苟且之策的事来。

“……那怎么做?”最后,他出了一口气,还是不再坚持了:“二十九万大军啊,他若倾国力来犯,后续力量定然不会小,咱们手里的人马……连人家四成都不到。三境皆难腾出援军来,京中的援军一时半刻也调不出多少,怎么办?我就问你咱们怎么办?”

谢冉偏过头去看了他一眼。

她转头望向帐外,低沉一口气,道:“没有援军,我一样给他打回去。”

“就怕……”

王昭心跟着一提:“‘怕’?”

她低语:“就怕……他没有跟我打到最后一步的机会。”

这句话王昭听到了,也知道她担心的是什么。

蒙忌倾国来犯,朝中蒙阳与其党羽势必会趁机起势,纵然她有一战到底之决心,蒙忌那头,也未必便有能奉陪到底的厉害。

这也是南诏兴兵这几日以来她最想不明白的地方——以蒙忌的脑子,怎么会走出这么一步找死一般的路数呢?还是说,自己得到的关于南诏朝中局势的消息,根本就是错的?是假的?

她这样想着,转头对王昭道:“军中潜藏虎贲卫的花名册你看过,去给我叫一个人来,记得要暗中行事。”

王昭不大放心:“你要做什么?”

谢冉哼笑:“问问霍其琛,他和他主子为什么这么不要脸。”

其时,北境军帐。

“三个月?”闻玄看了看李承光,水红的唇勾起一抹自得的笑意,浅浅一摇头,道:“不,一个月。”

李承光显然对这个时限有些意外:“一个月?”

站在城门之上远望硝烟,闻玄略一点头,目光定定,道:“一个月,最多不过五十天,这场仗必须结束。再久,三国或有反噬之机。”

李承光沉吟片刻,虑道:“然北燕如今诸事未定,或成或败,或可成为这一局中最大的变数。”

闻玄挑了挑眉。

他颇有深意的看了李承光一眼,笑道:“少帝慕容临在这个年纪上能有这等风采,的确难得,但同慕容定比起来,就太嫩了。”

“北燕帝位,当年便是慕容定不要了方才能落到他头上的,这一回慕容定要拿回去,就凭他摄政多年留下的积威和正统正宗的身份,也不会太难。”

李承光眉头渐深,“可自其举事至今,时间已经不算短了。”

说着,他忽然意识到什么:“……!您的意思是……他是故意的?”

闻玄唇角一勾。

“他这障眼法不使得逼真一点,东燕魏国之辈又怎会对北燕放松警惕,以致能将心思全然放在合纵攻乂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