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鸿门宴(2 / 2)

乌衣巷 十七殿 2039 字 2个月前

“王相啊王相……本王与你倒是平素井水不犯河水,啧啧……可惜了,可惜你站错了队呀!效忠谁不好,非要给杨衍做谋臣卖命,琅琊王氏啊……!百年世家,过不了几天,估计着也就到头了,你不得回去见证,说不得也是好事呢,是不是?”

王修缓缓抬眸,眼中平静无波,声色亦是全无起伏:“楚王殿下此言,看来王修还该拱手道谢了?”

杨征闻言一笑。

他作势感叹了一句:“那也得你还举得起手啊!”

王修眸色一动,搭在膝头的双手似乎用力提了提,却是纹丝未动。

这时,一旁传来闻玄的声音:“酒里有东西。”

杨征转头,颇有意味的看了他一眼:“贱民倒是有点见识,”他拖着剑尖四下缓缓走动,一面说道:“不错,酒菜里不加点料,哪里对付得了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你,还有你这一群走狗呢?”

说话间,他正停在沈傲面前。

“沈傲啊沈傲!你说你好歹也算个世族子弟,这样自轻自贱的跟着个下人讨前程,也不怕辱没了祖上的那点子声名,当真是可怜可恨呐!”

沈傲亦是一副无力的样子,闻言缓缓抬眸看了他一眼,随即哼笑一声:“呵,大殿下,我若是你,便绝不会说这话。”他收回目光,阖眸说道:“我家主公拜紫宸上将,倘若这是下人,那你——堂堂一字亲王,不就更是个屈居于下人之下的窝囊废么?”

这话不偏不倚,正好重击在杨征那颗嫉恨之心上,于是几乎就在沈傲话音落地的瞬间,跟着就传来了一记响亮的巴掌。

“混账——!”

沈傲直接被这一巴掌扇倒在地,其时心下还在感叹,自己这都多少年没受过这等待遇了。

杨征跟着就恶狠狠的吩咐道:“带下去锁起来,水饭都免了!本王倒要看看过个三两番日夜,你还有没有巧言善辩的资本!”

“诺!”

来了两个侍卫将沈傲拖带了下去,闻玄此间眸色已深,见沈傲身影消失之后,他便抬眸望向杨征,语气微森:“你是太后的人?”

杨征挑眉回头。

“哼,是又怎么样?”

他蹙了蹙眉,似乎很为他发愁:“做个富贵亲王不好吗?还是说你认定清王登庸,会是个无心政事的挂名皇帝,你在其中就可随着自己的心意弄转朝政了?”

心事被戳穿,杨征刚泛起恼羞成怒之意,旋即却是心神一转,冷笑一声走过去,蹲在他面前。

“你老老实实做个贱民不好么?投什么军打什么仗?再打这天下也姓杨,难道你觉得你这等下贱胚子还能取而代之么?”他眼里有浓浓的嘲讽,又道:“看看你带出来的那几个手下,李承光、萧放?一个无能过一个的东西!连个北境都保不住,别告诉我到今天你还做着紫宸府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美梦呢!”

闻玄揣着十足的耐心等他说完这些,缓缓一笑,道:“哈……口才倒是挺好。”说着,他眸色一凝,明明并无多少可见情绪,可杨征只映上那么一眼,却是心头兀然一寒。

他说:“不过有一件事你说错了——这天下姓杨,却也不姓杨。”

杨征一时有些恍神,难得问了一句:“你这话什么意思?!”

他微微一笑:“这天下姓杨衍的杨可以,他以外,谁也别想过我这关。”

杨征一愣,不多时,爆发出一阵大笑:“……哈哈哈哈!”

“你以为你是个什么玩意儿!砧板上的鱼肉还敢大言不惭?本王这就让你看看这大乂江山究竟是他杨衍说了算还是我杨征是首!”

“来……”

他正待唤人,然而话没说全,却被王修一言打断:“大殿下。”

杨征面色不善的看过去,就见王修缓缓抬眸,轻描淡写只说了短短两句:“清王何以成事?北极至此,不过全赖太后罢了。”

杨征眉间一拧,眼里又添了几分狠恶的味道。

王修不疾不徐的继续道:“闻上将说的也并非没有道理,若我是你,与其现如今便想方设法的为太后筹谋着除掉我二人,倒不如好生相待,总归都是人情么。”

“呵,人情?”杨征满是狂傲:“他也配?”

王修却道:“毕竟你要明白,闻上将出身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谁是他的妻子。”

话至此,杨征微微一愣。

王修继续道:“嗽玉郡主当初私心代嫁的事您不可能不知道吧?南境的兵权还在她手里,谢公过去也一向与太后不和,只是因为早先云王府之事与今上决裂后方才不得已转投太后阵营。谢公有多看重谢冉、这其中的种种厉害,我想你不会不明白。没必要因为上将一时虚张声势的话便着了道,真要是人在你手下有了个好歹,太后摘得干净,到时谢氏要发难,倒可以趁此解决掉你这个麻烦呢。”

这一番话说完,杨征的脸色果然变了不少。

“嗯,有道理,很是有道理,”他说着,挂着道奸诈的笑走到王修面前:“说了这么一通儿,这个贱民也就罢了,本王倒不至于不能容他些时日,只是你……”他摇了摇头,似乎愈发惋惜了:“王相啊,你看,他自有用处,可你……留着你一个死命效忠杨衍的鼎臣,如今看,是不是就没用了?”

王修微一挑眉。

“那大殿下又以为我为何要苦口婆心,为你筹谋这一通儿?”

杨征凝眸不语。

王修闭了闭眼睛,道:“世族子弟,哪有能只顾自己的,王修忝居琅琊王氏族长,一人生死说得容易,可再多的忠肝傲骨,关键时候,也不比全族平安来得重要。”

他说:“如今境况,紫宸府倾颓,帝王党死路一条。太后又素性不喜王氏,她若当政,等着我琅琊王氏的极可能便是‘族灭’二字。如若局面不能反转,那我自然要为家门寻一条最好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