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嗽玉郡主(2 / 2)

乌衣巷 十七殿 1799 字 2个月前

闻玄难得一怔。

好重的一句话。

“她竟能得你此言?”

萧放一笑,道:“当世之中,论筹帷谋断,让我欣赏之人不少,可能让我崇敬的,统共算下来不超过七个人,而若再加上情义赤忱,”他顿了一下,笑道:“上将,恕我无礼,便是您,也只能排第二。”

闻玄眉目一挑。

谢冉,细想下来,自己对这个人的了解,其实当真不多。

这次的事情之前,对她,他所知道的区区事件,除了那滔天圣宠之外,也就只有那两场极漂亮的胜仗,以及去岁里,那件震惊天下的大事而已。

想到这里,闻玄抿了口茶,便是一笑:“你说谢冉的情义赤忱,莫不是都在遣兵筹粮,救济敌国灾民的功夫上?”

萧放在他手下这么多年,深知他并非气量狭小之人,如今这样问,显然是想由此引出她的其他故事罢了。可萧放听了这句话,却不由的又想起了他话里说的那件事。

——乾明十年初,南诏新帝蒙忌统十三万大军御驾亲征,再犯南疆边境,十五日内连下六城,时嗽玉郡主身在京华。至于元月末,郡主以清王彻为副将、漱冰公子云渊清为军师,领八万铁骑共南诏帝大军交战滇东,力战两月连告七次大捷,终击破十三万侵边大军,驱敌于边界之外。其后,南诏边境大旱,赤地千里,庶民之内,饶有易子而食者,郡主动悲心,乃上书,意欲施惠难民,引得朝野震惊,帝驳之,而郡主不以为意,更于无诏之下,遣兵筹粮,后领诸副将于边境开仓济民,救敌国边境数万百姓于水火,引物议如沸,京中多有官员弹劾,亦有世族之辈欲趁此加罪于谢氏。上愠,力压。至七月,两国议和,南诏遣嫁公主和亲。郡主美名一时无双,南疆百姓尤奉其为神明,称颂之,唤曰:‘太平女帅’。

当年此事,震惊的岂止两国而已?萧放不知别人如何,只他自己,至今每每想起,都恨不得为那位小郡主塑个神像供奉起来。

“怎么说呢,嗽玉郡主——领南大将军,她……”萧放想了想,终于道:“她有谢家的风范,却不像是生于金粉荣华里的人。”

顿了顿,他又加了一句——“她不像个女人,也没有几个男人能与她相比。”

闻玄目光悠远,安静的听他继续。

“她曾为救身陷敌营的普通将士,孤身犯险,在右肩中箭的情况下,硬是带着受伤的将士爬回了军帐。”

“她在军中有一个侍女,外人不知道,还当是她矫情,一时半刻不能离了人侍候,而她手下的人都清楚,那是被她救下来的军妓,乱世无处可容身,甘愿待在她身边尽心报恩的。”

“她没有什么架子,不生气的时候似乎根本就不知道身份为何物。平日在军中,做饭生火补衣服,几乎每个人的衣服上都有被她缝补过的痕迹。屈节下士,却威仪悉备,无人不敬,也无人敢犯。”

萧放还说了许多。

闻玄听到最后,沉默了许久,问出的第一个问题却是:“你怎会知道的如此清楚?”

他说的那些事,大有近两年才刚发生的,而在闻玄的所知之中,这几年来,谢氏早已不与萧氏往来了。

萧放闻言,脸上浮现出一抹感慨之色。

他说:“因为,她爱憎分明啊……!”

“上将,您觉得陈郡谢氏如何?兰陵萧氏又如何?”

“同是八大门阀,可陈郡谢氏称尊,昔年弘农杨氏、琅琊王氏加在一起方能与之比肩,更不提我兰陵萧氏只在中流。当年的事,如若谢氏立意针对萧氏,那如今我自报家门之时,也就不必加兰陵二字了。”

“便只为此事,我对郡主,也只有感激之情。”

闻玄眸光微沉。

爱憎分明。

爱憎分明啊……

这,实也是他亲眼所见的。

两人正说着,忽然间,临近城门之下却忽然涌起一阵喧哗。透过窗户向外一看,只见不远处黑压压的,眼见已是挤满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