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打开服装市场(2 / 2)

可以等着酌情考核,总之就是一个原则,公平,不让大家因为工资的事情有什么矛盾,以服务好店铺为主要任务。

一个老员工带着两个新员工,钥匙就在老员工手里,听到姜景安的命令九个字带着人往自己负责的店铺去了。

由于市里对这个新开的服装市场抱了很大的希望,所以领导也很重视,在开业之前的一个月就已经在报纸和电视新闻上面宣传了。

比如说报道服装市场建造的进度,之前的商户选铺面的事情,还有采访群众对服装市场的看法等等,所以说这个市场的知名度是很高的。

在今天早上开业仪式的时候,就有很多周边的市民来凑热闹了。

之前二店那个市场跟这里就没法比了,那个是私人经营的,刚开始的时候根本没客流量,等到后面慢慢宣传开了人才慢慢多起来。

但是这个市场开业的第一天,等到开业仪式结束,店铺都纷纷开门的时候,就有很多人进店看衣服了。

夫妻俩的店铺就是这样的,姜景安看着一区的两个店铺,柳知晴看三区的,都是一个黄金铺面一个普通铺面,姜爸姜妈带着嘉宝在二区的那个店看着。

店铺开张没多久就开单了,而且可能是在市场里面比较快开单的一家店。

比较人家店铺里面的衣服款式又多又时髦,而且价格也是夫妻俩特意研究过的。

怎么个研究法?跑遍北京市的各个服装市场,不管大小,或者说有做服装生意的个体户聚集的地方,仔细地询问过价格,又跟自己衣服批发进来的价格对比,把每个款式的利润都仔仔细细地估算好之后需才定出来的售价。

所以这个价格符合市场水平,让顾客吃得消,自己又有利润赚。

而且姜景安之前一直使用的人体模特模型的办法也派上了用场,每个店都有两个模型,穿的都是一套搭配好的时兴款式,足够吸引人眼球,人家在店门口往里面一看第一眼就是两套最好看的衣服,能不想进来看看嘛?

而且柳知晴还设计了一个办法,把之前在老店里卖的最好,最受欢迎的几个款式用衣架挂在门口,在旁边用用硬纸板写着“特价处理”的毛笔字的牌子挂在旁边。

人家一看“特价处理?”那不是得抓紧进去看看?

抓住这样的心理,就吸引了一大波的人进店看看。

就是因为标出来的这些价格,他们的这几家店里面的货品总给顾客一种比其他地方的衣服便宜的感觉。

不过这里还设置了一个小心机,就比如说人家店铺买二十块的衣服,他们店里标着“十九块九”这样从视觉上人家看这是一开头的数字,心理上就会觉得这比其他店里的便宜,实际只是相差了一毛钱而已。

而且从去年开始,姜景安就试着自己联系厂家,直接从厂家那里进货了,从服装生产厂那边跟批发市场的东西相比肯定是便宜不少了。

就比如说这段时间卖的特别好的一款牛仔裤,姜景安直接跟生产商那里对接,每次都是大量拿货,这样人家给的价格都自愿给到最低的了,所以在价格上他们还真有优势。

这些来看衣服的人平常逛得店铺也不少了,市面上的价格也基本知道,一看在人家店里二十块钱一条的东西在这家店只要十四块九,这不抓紧多强几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