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招过来负责二店生意的新员工在老店那里锻炼了两三个月之后也熟门熟路了,所以新店那里就安排小芳子这段时间待在那里维持就可以,所以这样一来,老店又要招工了,这几天有姜景安和柳知晴盯着还行,再过一段时间旺季要是忙起来可就不够数了。
于是姜景安又上人才市场找了三个帮工来,两男一女。
现在因为二店只零售,所以是柳知晴过去管的,货品还是放在老店那边的仓库。
二店这边每天闭店之后需要清点一批货物,晚上就在家把需要补上的货物给清点一遍,第二天早上送柳知晴去的时候顺便就把要补的货物给带上。
不过有时候东西卖得好,还是会有补货不及时的情况,这就让姜景安之前闲置着的脚蹬三轮车派上了用场,就停在二店这边,如果哪天缺货的话,柳知晴就可以直接打发店员上老店来取,来回一个小时足够了。
二店这边自从引流了之后,生意明显好得多了,而且是越来越好,因为新市场的名气越来越大,大家都想着来转转凑凑热闹。
这个年代人们还不至于特别忙,基本有双休,而且下午到点就下班了,是不加班的,所以空闲时间比较多,大家就乐意这样跑一趟。
所以第二次开张一个月下来,二店这边的利润就有三四万了,不过这也在柳知晴的预料之中,这店位置好,东西好,会爆也是理所当然的。
而这段时间下来,他们手里存折上面的数字已经破了百万了。
百万级别的存款在七十年代着实是一批惊人的数字,至于是怎样一个概念呢?
就这样说吧,姜爸以前实在火柴厂上班的,不大不小也算个小领导,工资涨来涨去也就两百零三块一个月,一年的总收入也就两千来块钱,如果姜爸要挣到这个数字,可能不吃不喝努力上好几百年才行。
而且姜爸的这个工资在县城其实算很可以的了,更别说其他一直在种地的人。
虽然说,上厂子里的班不仅仅是要看工资,还是有其他福利的,比如说年末的时候发几个鸡蛋啊,发几块钱的优惠券什么的。
之前这些福利待遇是能看的,而且大家还羡慕呢,但是现在再拿这个说事是越来越不行了。
现在经济发展的越来越好,而且票都在慢慢取消,大家在买东西的时候,已经不跟以前那样了。
就拿北京现在的情况来说吧,越来越多的市场在筹建,大家也喜欢往哪里去,反而是国营大商场这种从前周末都人满为患的地方,现在生意越来越好了,有人开玩笑说,现在国营大商场里的售货员态度都好的不行呢!
这个世道怎么说呢,“有钱啥都能买。”这是姜爸的原话。
虽说有些东西确实是还需要票才能买,但是你有钱的话就能打开门路,这些东西也能到手的。
就拿姜景安之前买彩电,买洗衣机的事情来说吧,姜景安哪里有票,不都是花钱搞到手了?而且姜景安和柳知晴小俩口都是舍得花钱的,特别是对家人。
就拿今年冬天来说吧,因为冷,加上嘉宝生病,姜景安不知道从哪搞来的电热毯,直接买了五条!他们一家三口两条,姜爸姜妈一条,又送到姜嘉丽和王蓉的学校里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