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长生病了(2 / 2)

走之前,他和柳知晴跟姜爸姜妈商量了一下,让他们把家里重新翻新一下,先拿之前给他们的一万块钱,等下次回来之后再把装修的钱给他们补上。

本来姜景安的本意是自己留下来指挥装修,只不过计划临时有变,只好跟姜爸姜妈说了大致的整改方向,交给他们来办了。

毕竟这是二老以后养老的地方,还是他们住着舒服最重要。

于是初九这天,四个人又坐上了回北京的火车。

到北京的第二天,姜景安就忙不迭地往津市跑,本来柳知晴也想跟着去,但是姜景安心疼自家媳妇,让她留在了家里,毕竟火车来回就是十几个小时,真折腾人呢。

这次姜景安在外面待了五天才回来,这个年代电话没有普及,柳知晴联系不上男人,生怕他出什么事,真是急坏了。

“这次怎么在外面耽搁了这么久?是厂子那里出什么事了吗?”

柳知晴好不容易把人盼回来了,心里狠狠地松了一口气。

姜景安面色有些凝重。

“刚到津市的时候,我听说整个津市的衣服都不用票了,包括布料,所以我又去隔壁的河市转了一圈,发现他们也全面取消了票。”

“所有都不用票了?”柳知晴有些吃惊。

“对,两个城市都不要票了,我估摸着我们也快了。而且北京应该有很多和我们一样的人听到了消息,现在都在他们那里进货。”

“知晴,你说我们的布料生意还能做吗?”把了解到的情况和柳知晴都说了一遍之后,姜景安担忧地问道。

柳知晴把脉络理了一遍,发现现状也没有很艰难。

“能,你放心,我们还能做!”只不过要换一种方式。

之前的生意好做,是因为他们卖的东西不需要布票,而且价格还便宜,东西质量还好,这样物美价廉的东西谁不喜欢?之前在北京买东西都需要票,很多人都出现了有钱没票的状况。

现在买东西不要票的情况越来越普及,他们之前做生意的优势基本就没了,而且现在竞争对手也多了起来,他们肯定抢不过那些当地的大店。

比如说姜景安这次考察的津市和河市两个地方,由于取消了布票,很多布料的价格再市场上是大幅下跌。

特别是除了国营商场,供销社这些隶属于国家的个体户。

“你这次拿了多少成衣过来?有争取要新款吗?”柳知晴问了一个关键问题。

姜景安要出发津市的时候,柳知晴告诉他这次一定要尽量买新款,少买库存。

因为她已经察觉到了风向不对,敏锐地做出了判断。

“这次带回来的都是新款!”姜景安不免有些骄傲。

他把柳知晴教他的话术都用上了,结果还真的有效,厂长把新款批给了他。

“我们这些布料和成衣还是用以前的方式销售吗?”

“出货也行,零售也可以……”

柳知晴脑子里忽然冒出一个想法,“要不我们开个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