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谢云溪甜甜一笑,觉得是该如此。
家中的钱,并不是他们赚的,就由他们做主。有了家,就有了责任,考虑的事情,要更多。
傍晚,吃了饭之后,一家人坐在院子里,商量事情,气氛很是和谐。
听闻谢云溪有开酒楼的想法,众人沉思了好一会儿,才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
“云溪,我和你爹老了,没年轻时候的冲劲儿,觉着安安稳稳过日子就好。”沈氏看向秦父,“可你和屿儿还年轻,当然有各自的想法,开酒楼这事,我们挺支持的。”
秦父也附和道:“是啊,开酒楼可是个好事。我们便是拼着这把老骨头,也要鼎力支持你们。大不了,若是失败了,咱们还像现在这样,不愁没出路,更何况,成功与否,还是未知数。不试试,怎么会知道呢?”
谢云溪感动的看着两位长辈,说实话,她不认为沈氏和秦父能直接同意的。
但他们毫不犹豫的支持,给了谢云溪莫大的勇气和信心。
一旁的秦小阮接着道:“嫂子,我觉得开酒楼好啊,能认识更多人,学到更多的东西。等酒楼开起来了,我要第一个去帮忙。云兰姐,你说是不是呀?”
说着,秦小阮还用手肘戳了戳谢云兰。
“嗯,姐,到时候,我……我也来帮忙。”谢云兰依旧保持着从前的少言寡语,要不是秦小阮戳了戳她,都打算点个头就行了。
沈氏和秦父看着院子里其乐融融的一家人,心里有说不清的高兴:“咱们一家,只要永远这般融洽,就足够了。”
这话一出,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笑容。
接着,一家人又聊了些别的,直到坐不了了,才作罢,回去歇息。
翌日,谢云溪和秦屿才起来,洗漱之后草草吃了点馒头,就去了村长家。
要问开酒楼该怎么做,问村长许峥,无疑是最明智的选择。许峥年轻时在镇上做过酒楼管事,知道的事情不少。
来到许家,村长许峥正在收拾着自家牛车,好像准备要出门办事。
远远见秦屿夫妻走了过来,许峥便停下手中的动作,一脸笑容地迎上前:“秦家小子,你和你媳妇来找我啥事儿啊。”
人逢喜事精神爽,这话在许峥身上,得到了照应。
前两个月,为了粮食的事儿,许峥头发掉了不少,肉眼可见地颓废了,乍一看,还以为是六十多岁的老头。
今天一瞧,许峥满面红光,精神抖擞的,看着年轻了不少,显然遇到了天大的喜事。
对于许峥来说,升官当镇长,可不就是天大的喜事吗?
能升为镇长,还多亏了秦屿小两口。要不是之前谢云溪让村里种土豆,秦屿和她一起暂时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只怕自己这个村长的位置都坐不稳。
所以见到他们,笑容自然不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