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心理学的“吊桥效应”(1 / 2)

第二天上午。

在公司,在会议室里。

“大家写的关于第一个层次的‘撩’...的剧本内容,我都看了。

嗯,如果可以的话,可以加入心理学的‘吊桥效应’。”苏怡说。

“‘吊桥效应’是什么呢?”蓝旭好奇地问。

“‘吊桥效应’就是指:

「一个人在过吊桥的时候,会因为紧张与害怕,从而产生一种心惊动魄的感觉......

此时,如果他遇到了一位异性,他就会错误地认为:

是那个异性令他感觉到了心动,从而对其产生爱情。」

所以有小心机的人,就会利用这个‘吊桥效应’......

比如:把喜欢的对象约去游乐园的‘鬼屋’......

或者是,看电影的时候,故意选择‘恐怖片’......

又或者是,现在的吊桥可能比较少了,但是透明的玻璃栈道很多了,所以:

可以把喜欢的对象约去一起走玻璃栈道!”苏怡解释说。

“可是,通常来说,是男主角对女主角使用‘吊桥效应’才对......

现在是女主角‘撩’男主角,是女主角对男主角使用‘吊桥效应’吗?”一位编剧问。

“是的!现在是女主角对男主角使用‘吊桥效应’!

比如说,女主角在公司团建活动的方案上:

故意加上‘去鬼屋’,‘看恐怖片’,‘走玻璃栈道’这样的项目!”苏怡回答说。

“在‘吊桥效应’下,一般的偶像剧是:

女主角会‘大惊失色’,然后男主角就是‘护花使者’!!!

那,在我们的这部偶像剧里......在‘吊桥效应’下:

是男主角会‘心惊肉跳’呢????

还是女主角会‘花容失色’呢???”另外一位编剧问。

“我的想法是...如果是女主角会‘大惊失色’,然后男主角就是‘护花使者’的话......

这样的剧情就太‘俗套’了,不能够脱颖而出。

如果是男主角会‘大惊失色’,然后女主角变成了‘护草使者’的话......

这样的剧情会让男主角失去‘男友力’...会让人觉得男主角有点太‘弱鸡’了,不讨喜!

而且,女主角变身为‘护草使者’的话...会让人觉得女主角不太可爱了,有点太男人!

所以,最好的办法,我觉得可能是:

男女主角互相暴露一点‘缺点’会更合适了!!!

比如说,两人在鬼屋的时候,男主角和女主角一样都不害怕。

这样的话,女主角的‘小心机’就失败了,会让观众产生好奇,故事接下来会怎么样?

在看恐怖片的时候,女主角以为自己是不会害怕的!

结果她高估(估错)了自己,新出的恐怖电影,超出了她的‘承受’范围......

所以,女主角在看恐怖电影的时候,她是害怕的。

这样的话,女主角就被自己的‘小心机’给‘害’了!

相当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在剧情上,这样就形成了一定的反差!

接着,到了走玻璃栈道的时候......

女主角以为自己的‘小心机’要‘全盘皆输’了!

因为男主角不怕‘鬼屋’,也不怕‘恐怖片’......

现在这个小小的玻璃栈道,应该也难不倒男主角了!女主角是这样想的。

结果,万万没有想到:

男主角有一点‘恐高’...走玻璃栈道的时候,会腿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