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订做三辆,买书买笔!(2 / 2)

对比现代的A4纸自然是没得比的。

“嗯,全家人都需要启蒙,想识得几个字,以后做生意好行事,就当二十个人吧!”宋福宝说得轻描淡写。

掌柜的惊呆了。

全家?

男女老少全部人?

女子,老人也可要读书,那花费未免也太大了,又不能考仕途,唯实有些亏了啊。

不过为了做生意,倒也还算一个不错的理由。

“怎么了?”宋福宝一眼看穿他的想法,早已经习以为常,反问一句,“纸张笔墨启蒙的书怎么卖呀?你要是再不介绍介绍我可就走了!”

“啊啊啊,抱歉,是我走神了,这纸张分为粗纸和细纸,粗纸只要十文钱一斤,细纸我则要五十文钱一斤,启蒙书本朝有三本,分别是《东句西言》,以各地风俗习惯,民间故事教人识字的,还有《学之初》这就涉及一些浅显的知识,需要夫子教学带领,最后一本就是《经言注论》,是当朝太傅所写,谈读书的。”

宋福宝和宋有银听得津津有味,没想到穷归穷,教务系统倒是没落下,当朝太傅竟然还会给学子们写教材。

掌柜看二人愿意听,又多说了几句才报价格,“三本书每本是一百二十文钱,如果三本一起买算作一套,给三百文,如果买四套,只要一两银子,算我特地给小姑娘你的优惠。”

那还真是很优惠了。

四套书算下来,也才二百五十文钱一套书,每本书便宜了几十文钱呢。

四个在可以考仕途的哥哥当然得人手一套,其他几个哥哥跟着同时间学习,那也得有一套,那就是八套。

他们剩下的人反正是第二轮学习,可以考前面的书,所以只需要八套就够了。

反而是练字这个事情,全家都要会写字,需要的纸张必然很多,宋福宝正想着,书铺掌柜又说了。

“如果练字需要比较多的纸张的话,也可以便宜哦!粗纸买十斤送一斤,一斤大概是五十张纸,细纸买十斤送十张,每一斤纸大概是一百张左右。文房四宝有三个等级,分别是一两银子一套,五百文一套和三百文一套,买十套送一套喔。”

每句话都精准揣摩到了宋福宝和宋有银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