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进宫赴宴(2 / 2)

程清婠将萃环扶了起来,看着旁边的人,笑道:“既然今日曹公公来了,我也不必再跑一趟,将人送回去。萃环,将所有人都叫到前厅来。”

“是。”萃环虽然不知道她要做什么,但还是去办了。

曹太监仿佛猜到了什么,站在原地,正在想着怎么劝这个主子。

这一通知,不止满府的下人来了,连一直在厨房帮忙的宋巧巧和连枝也来了,看着院子里满满的人,愣了好一会。

“阿姐,这是做什么?”连枝好不容易走了进来,问道。

程清婠没有回话,看着萃环回来了,便起身走出房门,站在院子里看着还有八九十个人,皱了皱眉。

“你们都是宫内送来的人,在这府内也有四五天了。你们心中定然对这府内节衣缩食有诸多抱怨,我也理解,这是人之常情。正好,今日曹公公也在,我也便把话说明白了。”

程清婠坐在搬出来的椅子上,看着她们淡淡的道:“我呢从小乡野长大,幼时吃的东西许是还比不上你们。是以,我节省惯了。若无例外,府内如今的开销如何,日后也会如何。你们若是有受不了的,不想在这待着的,趁早说了,让曹公公带你们回宫,给你们找个好去处。”

底下的仆人面面相觑,被吓得一句话都不敢说。众人都明白,有些话,私底下说说也就算了,是绝不会传到主子耳朵里。若是主子知道,也绝不能承认,更何况,这身后还站着一个皇帝面前伺候的曹太监。

程清婠看着众人都不说话,便转了一圈,说道:“好,既然都不愿意走,那我便问你们,私下可有抱怨过府内开销用度的,有的便站出来。”

曹太监皱着眉头看着这位主子,柔声说道:“公主,若是您不喜欢这批下人,奴才便让掖庭给您换一批。”

“换一批?”程清婠扬眉看着他,笑了一下:“也好,将这些人都换了。但,你记得告诉掖庭,我的公主府小,只需要三十四人就够了。”

曹太监听着这话,才明白了这个主子的目的,顿时哭笑不得:“五公主,这下人数量,是按照宫内制度给的,这,这可不是您说不要,就不要的。”

“无妨,圣旨没下,我还不是公主。”程清婠垂下眼眸,喝了一口茶,接着阴阳道:“再者说了,我这在外十五年,也从未有人伺候过我。若是可以,将萃环留给我便可。”

曹太监听着这话,擦了一下脑门汗:“奴才先行回宫禀告圣上,请圣上决定。”

程清婠轻轻点了一下头,随后说道:“我今日还有事要忙,便不入宫了。”

曹太监匆匆行礼,回了宫。

程清婠见人走了,便将人都散了,自己也回了厨房接着做饼。

曹太监回到宫中时,恰逢太子在乾清宫,便站在原地,没有开口。

“站在那里做什么?有事快回禀,太子又不是外人。”圣上扫了一眼他,说道。

曹太监这才将方才的事都说了一遍,看着圣上越来越黑的脸色,脑门开始不断的冒汗。

“曹公公说的可是那位刚回来的五妹?”太子坐在一旁,开口问道。

“回太子,正是这位五公主。”

太子笑了一下,看着圣上说道:“那不入宫,确实情有可原。”

“徽儿何出此言?”

凌从徽从袖子里拿了一本折子,递给曹太监道:“儿臣这几日在城门口时,见时常有一辆马车来送粮食,便心生好奇,一问,才知道是五妹府上的马车。而且儿臣还听送饼的人说,这些粮食,都是五妹和厨子一起做的。儿臣想着,今日五妹确实抽不出时间来,这奏折也本是想等此事结束后,为五妹讨个奖赏的。”

圣上翻着折子,脸色一下便好看了许多:“确实该赏,只是这婠婠的性子也是十分古怪,旁人都要仆人越多越好,她却将仆人送了回来。”

“父皇,儿臣先前在华县见过五妹和程夫人一回。那时她们住在两间小屋子里,人一多便无处下脚。那时的五妹,穿着发白的衣裳,一边种田谋生,一边还要照顾生病的程夫人。”凌从徽回想了一下元栖先前说的话,便接着道:“儿臣还听说,宋家村收留难民的时候,五妹也是如此每日做饭送粮食。她吃了十五年的苦,如今一时适应不了,才将奴仆送了回来吧。”

圣上听着这话,幽幽地叹了一口气:“她确实吃苦了,徽儿,你便亲自去一趟,将她接进宫来一同过中秋宴。”

“是。”凌从徽虽然没有把握,但还是应了下来:“父皇,不如将元栖也一同传进宫过中秋宴?”

圣上想了一会,点了点头:“也好,婠婠许是同他还熟一些。”

凌从徽得到旨意,便先是从城门口拉了元栖,再一起到了公主府。

程清婠知道后,一整个问号脸,这怎么送走一个又来一个。

她看着坐在前厅喝茶的两个男子,想了一会,开口问道:“你们今日这是?”

“父皇让我来接你入宫赴宴。”太子喝了一口白开水,扯了扯嘴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