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恩怨寄予谁(1 / 2)

昭心劫 凌珊阑 1897 字 2个月前

陆昭漪摇头否认,“也许是我多想,一切还未水落石出,确实不该怀疑寒王。”

她嘴上这么说,但无时无刻都不在给人一种误会,她是真的怀疑。

这番话,刚好被返回来的夏笙听见,瞬间,双眸深邃起来,紧紧地盯着陆昭漪,脸上肌肉微绷,终究什么都没说。

他神色略淡,收回目光,径直走向崔青蕾身边坐下,也不出言解释,头转到一边,不知在想些什么。

从他们二人相识以来,两年有余,从最开始产生过误会,后结成盟友,而又因关中之事逐渐疏远,终在不知不觉中,彼此之间只能用生分二字,来形容他们的关系。

谁也说不出来,他们的关系是如何变成这般地步的。

因他的沉默,崔青蕾欲言又止,心虚地不敢看向陆昭漪,而又觉得气氛凝重,她悄悄拉了拉身边夏笙的衣袖,阿笙,你是不是……”

她那句“要向皇后解释”的后半句,未能说出口,被夏笙打断,只见他隔空,向陆昭漪施了施礼数。

“嫂嫂如今已贵为皇后,统摄后宫,并不代表臣弟王府之事,也要受嫂嫂约束。纵使是兄长过问,也没有这个理!”

他的语气坚决,似是彼此之间,已有了不可逾越的鸿沟,甚至不可调和。

崔青蕾见此情形,当即气结,不再开口,坐在旁边生着闷气,捡着果盘之中果脯送进口中,以此来缓解内心中的闷气。

反观陆昭漪,依旧是那副淡漠如水。

兴许,那年,在淮南三郡时,他们彼此之间有着那么一丝信任感,可在随后关中之变后,消散殆尽,最终只剩下,对彼此的猜忌与冷漠。

本应在夏笙被下蛊毒之事揭开,但又因陆昭漪已与夏裴婚约,已既成事实,出于避嫌,两人自此之后再无交谈过。

如今,寒王府内外,隐藏着让谍网都无法探查出的神秘,即使在昨日大婚,她都没想过派人,闯进王府去搜捕贼徒。

就在她将要入洞房前,在中宫遭遇的杀手,明明白天行动之中,被一举歼灭的朱雀堂贼徒,却出现在皇宫中,这让她怎么能不再次怀疑?

“好!”陆昭漪点了点头,面上显得那么波澜不惊,“不过,身为嫂子也要提醒你,若是寒王府真有什么不干净之处,免得被人利用,做些不忠不义之举!”

夏笙闻言,面露嘲讽之色,“多谢皇后嫂嫂提醒,寒王府,自然清清白白!”

他这般肯定,陆昭漪怔了怔,旋即,又是淡笑。

当真如此清白?但愿,你说的是真的。

她心中这般想着,没有说出来。

突然间,在外面等候的寒王府侍女,匆匆赶了进来,在夏笙耳旁言语着,他的脸色陡然大变,当即,无论崔青蕾说什么,他都要着急离开。

“青蕾,母后若回来,还请转告,朝中机要之事,就不等母后的午膳了。”他说完,也不等崔青蕾回答,就疾步出门。

陆昭漪微微蹙眉,却是不知他口中的朝政大事,到底是什么事!

没有等太久,陪同在她身边的大长秋影灵,也得到了消息,脸色忽然大变,就要冲到她身边时,禁卫统领也赶到,传了皇帝的口谕。

“启禀皇后!传陛下口谕:若今日听得任何消息,都不要惊慌,朕自有法子解决!”说完,便急匆匆退了下去。

夏裴的口谕传达给陆昭漪,影灵获知消息,几乎是同时。这也让影灵无法很快地转告给她。

见影灵欲言又止,她连忙伸手阻拦,“先别说吧!”

这一次,她选择相信夏裴,先不去考虑。若他都无法解决,自己再出面也是一样的!

如此阵仗,让对面的崔青蕾也紧张起来,刚要开口询问,便听到,自殿外传来一道爽朗般尖锐的笑声,殿内等人同时看向门外,却是泓太妃,不等通传直接踏入殿中。

撇头见到来人,陆昭漪面有不悦,很快将刚才的事抛之脑后,又碍于她是长辈,仍以礼相待。

崔青蕾亦是如此,出于礼数,向来人福了福身。

“皇后,我听闻你在此,就立马赶来了。”

说着,泓太妃一脸热络地凑到陆昭漪跟前,握住了她的手,不顾旁观者惊讶的神色,讪讪一笑,“听说,皇后昨日在中宫遇刺,真是担心死本宫了!”

陆昭漪面笑肌不笑,心想:这种事,你还用得着听说?

可出于对长辈的敬意,她只是轻描淡写地回应,“多谢太妃关心,一群乌合之众罢了。”

泓太妃脸上皮肉微颤,却还是一副笑脸相迎的模样,“皇后是个有福之人,自然不会被小人算计?”

话音刚落,崔青蕾忽然噗嗤而笑,“皇后自是福大命大,这世上还真找不出几个能伤她的!

泓太妃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但也仅仅一瞬,便恢复自若,“今天我来,是给皇后和寒王妃来道喜的。看来,二位是不欢迎我了?”

她们相互对视了几眼,都未回应。

沉默了片刻,陆昭漪身为皇后,当做出表率,不便在这个节骨眼上与她决裂,便朝着她作揖行礼。

“太妃说笑了,您是先王的侧夫人,陛下又奉您为太妃,梓童哪里敢怠慢您啊?”她微顿,抬眸时,眉眼间的笑意略有收敛,“只是此乃母后寝宫,梓童说什么不重要,得看母后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