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城郭东十里(1 / 2)

昭心劫 凌珊阑 1836 字 2个月前

为了彻查近些日子的纵火案,洛京城内的守卫加强了许多,各种城内巡防大多是以夏裴的武卫为主,覆盖到了城内每一个里坊与街道。

而朝中诸位大臣之中,也都人人自危,就担心哪天夏裴突然恼火起来,要拿他们当中的某些人出气。

忽然间,朝堂上也没有人再提及陆昭漪,皆都不改触碰到皇帝的逆鳞。

而自开朝以来,这两年里,也有许多大臣们逐渐意识到,他们一些士族们无论再怎么联合,似乎都无法违背夏裴的掌控,尤其在吴崇谋反失败,且暴毙了之后,随着朝中势力不断地换血,任用寒门甚至于平民,这使得士族的话语权越来越小。

直到如今,他们才反应过来,在士族力量与陆昭漪相对抗之下,获利最大的还是皇帝。

只是,这么几年来,夏裴虽然一直没有对他们有过台面上的行动,甚至在许多事情上,都对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这并不代表着,皇帝就不能收回士族的势力,而是像是切鱼片一般,一点点掌控住一切,等士族发觉时,也已经晚了。

而士族今后所做的一切,都会在他的监视之下。

午后,陆昭漪换完了一身衣着,将长发束于脑后,坐在梳妆台前,对着铜镜整理起妆容。

梳妆台的位置,正好摆放在窗边,她刚提起眉笔给自己画妆时,眼前一晃,一个身影出现在窗台边,与她正好对了对照面。

陆昭漪先是一愣,随即将眉笔放下,抬眼看向对方,“你可真狠心……本就能在人前摆摆样子就行了,还真将我丢到牢房里……”

来人咧嘴回道,“将你关入牢房,此事不是你教的?朕不过是听你的话而已。你却来怪朕……”

她翻翻白眼。

的确,在纵火案发生的几日内,陆昭漪便已知晓朝中有人,以触怒天神为名义,直指纵火案是上天的警示,向夏裴谏言。

眼见大臣们闹得越来越大,她索性将计就计,让夏裴下旨让人将自己关入大狱中,以此来平息那些蠢蠢欲动的士族之口,也使得让朝中的注意力转移开,也能以此来麻痹纵火者,之后再趁机寻一个契机,来探查纵火案。

“这几日受罪了吧?”夏裴关心的问。

她揉着自己的鼻尖,一脸无奈,“除了遇到杀手,其他的,李潜派的人将我照顾的很好。”

“那便好!”

夏裴的心稍微落了下来,看着她的眼神,也愈发的温柔。

她抬眸望向他,目光中似有一团光束,仿佛可以穿透他的那双明眸,看进他内心深处。

此时无声胜似有声,两人就这般对视了许久,没有多余的话语,只从对方的眼神里就能看出彼此之间的内心所思所想。

他不由得轻咳了声,将目光移开,有些不自然地问,“朕只是过来瞧瞧你,待会儿就回去了。”

陆昭漪淡淡点头。

“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今时不同往日,洛京城内外都被朕牢牢掌控,朝中也无人敢明摆着与朕作对!”

“好!”

她不置可否。

这两年间,朝中局势的变化,她一直看在眼里,也看出了夏裴没走一步棋,都无外乎借助了她的势力,逐渐将皇权稳固,压制士族。

他做的那些事,与她谋划的不谋而合。

她不禁莞尔,却不再言语,只专心画着她的妆容,直到外头传来一阵脚步声,她才停了下来。

抬头之间,夏裴早已没有踪影,换来的是一袭红裳的影雪,站在廊檐之下,向她欠了欠身施礼,“七娘。一切都已就绪,只等您了!”

她放下手中的眉笔,站起身来,朝着影雪而去。

……

马车飞驰,加上雍卫十余人,狂奔在洛京城的街巷之中,直冲东阳门而去,而今日的街市上,人潮涌动,满城躁动,对官府之人,百姓们不禁有些担惊受怕的。

一路出了东阳门,又经过了马市大街,一路朝东,在大街尽头,就是昨夜燃起大火的东郭锻刀坊。

马车之中,陆昭漪闭目养神,耳畔,响起的是马蹄声,与马匹嘶鸣的声音,她不时掀开帘子向外看去,直到在锻刀坊前停下,下了马车,抬眼看向那一座废墟,眼底掠过一抹暗沉。

“七娘,这便是锻刀坊!”影雪的声音传来。

她点了点头,迈步朝着工坊内而去。

进了工坊,此间,河南尹、廷尉府、卫尉等官吏早已探查多时,此刻看到陆昭漪出现,皆忙迎上前去。

“你来晚了……”李潜当先开口,“我与苏廷尉经过一整夜探查,基本确定了,锻刀坊纵火案与先前军械库着火,并无关系。而锻刀坊纵火者已被收监于廷尉府,乃是意外。”

陆昭漪皱眉,“意外?”

“是的!”苏常这时接过话茬。

“据我们调查,昨夜,在锻刀坊附近,有两队人马在巡逻,发现锻刀坊着火之后,立即赶了过来。这两队人马分别是太常卿与执金吾的人。”

“他们救火过后,按几名生还者的供词,昨夜做完工,交给他们的大主顾,最后一批货物,之后便在工坊内吃酒庆祝,无意中打翻了炉灶,引发了这场火势!”李潜接回话,继续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