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揭开冰山角(2 / 2)

昭心劫 凌珊阑 1862 字 2个月前

“没错。”陆昭漪点头,“羌人,大多是在大雍境内,少数羌人,则与胡人一般,在北方草原游牧。那一群少数之人,更多的是目不识丁,更别说是,拿笔写字了。”

绝大多数时候,中原人对鲜卑、羌人、羯人已以及匈奴人,都不太容易区分,甚至都以为彼此差不多。

但真正熟悉北方的,才知道,羌人与羯人差别极大,更别说羌人与鲜卑人之间的关系,简直是仇敌。

即便这样的条件下,鲜卑诸部逐渐壮大,羌人与羯人,宁愿跟随中原,也不愿臣服于鲜卑。

所以,鲜卑人怎么可能会让一名羌人充当使节,出使洛京?

但她的描述,越让夏元铖摸不着头脑,显然更迷惑了。

陆昭漪知晓他没明白,便换了一种语气,直接给出结论。

“今夜在宣武观遇刺身亡之人,与真正的拓拔部使节,乞伏塔不聂,根本就不是一个人。”

话音刚落,嗖得一声,一支诡异的黑箭,飞速地射了过来,插在离陆昭漪半个身位的地上。

这一突如其来的暗箭,让夏元铖差点慌张失色,好在陆昭漪的安抚之下,才渐渐平息。

那支暗箭,被她随手捡起,拿起一瞧,在箭头处绑着一条布帛,摊开一瞧,她忽然笑了。

“果然,酉时六刻左右,从皇宫西掖门,出来过一辆马车,而在出了洛京之后,马车一路向北,过了河阳城继续向北。我若没猜错,那辆马车上坐着的,才是真正的,乞伏塔不聂!”

“啊?”

夏元铖惊呼,“大堂兄早就将使节送出洛京?那为何还要再安排一名假使节,住在宣武观?”

陆昭漪微微勾唇,“陛下兴许是想以此引出,那些想杀使节之人。”

她话锋陡转,语气变得凌厉,“倘若,拓拔可汗真将那些往来通信的名册交出来,名册上的人,便会不惜余力的杀人灭口,还能搅乱北方战事,令大渊与鲜卑,一直处于战乱之中……”

“我懂了!”夏元铖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这样,他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不得不说,士族此等自私的嘴脸,真应该好好教训一下。”

但她却笑了笑,摇着头。

“我说的可有错?”夏元铖不太能明白她的意思。

接下来,她便说起……

在四年前,武公与周氏大战之后,周氏败亡,武公率领大军渡河,进入邺都。

在周氏逃亡之后,武公于周家找到无数的书信,皆是南北官员往来书信,也是朝中大臣谋逆的铁证。

当时,武公将夏裴与夏笙叫到自己跟前,只问了一句,“看,还是烧?”

夏笙先答,“烧!”

而夏裴则答,“看,而后烧。”

当时内外交困,南方还有割据势力对中原虎视眈眈,而武公为了消除朝臣的顾虑,最终还是一把火全烧了,也获得了那些大臣的感激,北方统一之后,朝堂上下异常团结。

如今,虽大渊已然统一,没有敌寇环伺的情况,但根基不稳,朝中局势扑朔迷离。

想来,夏裴这一次依旧会按当年武公的法子,纯属做一次瞎子,也是给某些人一次改新的机会。

一旦那些人依旧不知悔改,只怕,之后他也不会这般仁慈。

在陆昭漪的解释下,夏元铖才明白,直呼,当皇帝不好当啊。

“可,今夜的命案,到底有什么猫腻?死的人是谁?而凶手,又是谁?”

“是谁?”陆昭漪笑了笑,“死者是羌人,身材体型,看似确是一名兵卒,从阅武场找一个这样的人,难道还不容易吗?”

“至于凶手嘛?大概,便是那观主……”

夏元舒一愣,不明白她是如何断定,凶手会是宣武观主的。

“……”

陆昭漪觉得自己说了太多话了,已经不想再给他解释什么,便撂下一句,“天亮!天亮以后,李潜将此案调查的结果禀报于陛下,你不就知道了嘛!”

她转过身,迈步便走,留下怔怔发呆的夏元舒站在那里。

“这……堂嫂,你这是在敷衍我吗?你这么聪明,肯定早就知道了真相,故意不告诉我吗?”他追上去,问了一句。

闻言,陆昭漪停下脚步,转过身。

“我给你几个提示,天亮之前,你若能猜得出来,梁王与谢家那件案子,我便不用你出力,就帮你搞定!”

夏元铖一滞,挠了挠脑袋,“那……那我,我试试吧……”

他也确实不知道,他只是觉得,相比于今夜的命案,梁王那件案子处理起来更加头疼。

“你听好了。”

陆昭漪顿了顿,“尖叫声,你听到两次,我只听到一次……更夫,打更时辰有误……窗户上的影子,房间内烧完一半的烛台……戌时起,没人见过死者,死者死亡的时辰,因缓解了血流的速度,凶手大概是在半个时辰前就动手了。最后,死者被人下药昏迷长达一个时辰,窗户边怎么出现的影子?”

说完,她便转身离去,只留了夏元铖在原地。

但刚才那些线索,他越想越觉得诡异,不禁浑身打了寒颤,胆寒的朝着陆昭漪追去。

“你等等我,我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