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浮世昭劫数(2 / 2)

昭心劫 凌珊阑 1856 字 2个月前

放下茶碗,她缓了缓,才说:“哼,那个妖精,整天在宫内散布你的坏话,实在可恶。”

听到这里,陆昭漪不乐意了,将木雕往桌上一扔,瞪着她嗔怒的说:“曲芷芸,我将谍网交给你负责,是让你办正事的,不是让你探听后宫流言的……”

似乎是真的生气了,曲芷芸也敏锐观察到,当即认怂,“哎呀,我错了七娘。而且你不知道,那个蔡政君,说话真的太过分……”

“蔡政君说什么了?”

从陆昭漪内心深处,她确实也想知道,宫里那位贵嫔,究竟是如何诋毁她。

“那个蔡政君,居然传你与寒王有私情,还说你私底下偷偷藏着寒王的诗……”

“就这?”陆昭漪松了口气,旋即,继续拿起木雕刻着,丝毫不为此事担心。

夏笙的诗,在整个大渊,那绝对是无人能出其右,才思敏捷,世人赞他的诗,是仙骨才茂,古今罕见。

不过,在陆昭漪看来,才气再高不过尔耳,能使天下安定,百姓富裕,社稷承平,才是她最想要的。

而夏笙,才高又能怎样,却不能做到这一切。

短暂的沉默之后,曲芷芸再次抬头,表情有些搞怪,“飘雪楼今日谍报,寒王从凉州武威回来了,眼下也在皇宫,见了太后。”

“嗯?”陆昭漪微愣,唇角勾起,“看来,他在凉州已经达成了他的目的……”

“七娘,你是不是猜到了什么?而且,自从我们与寒王相交以来,他并不像是那般有城府之人啊?”曲芷芸眨巴着眼睛,好奇的问道。

“你才认识他多久?就仅凭在淮南,那几个月的相处,就能判断出这个人,到底有没有心机?”陆昭漪气恼,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意味。

仅这次雍州之事上,夏笙至少拉拢了京兆半数士族的支持,以及凉州各郡的士绅,甚至可能得到了整个凉州的势力。

这股势力,足以能够让夏笙在今后的朝堂上,占据极高的地位,更加如鱼得水。

而这,也恰恰是夏笙在这短短的半年间,所取得的成果。

但,夏笙的行事作风,却让陆昭漪很难理解。

反观夏裴,虽有时猜忌多了点,手段也不够明朗,城府也够深,但显然身为皇帝,这是必要的方式,相比夏笙,就显得光明许多。

而今,她与夏笙,仍维持着表面盟友的关系,可自长安城那次,两人早已渐行渐远。

想及此,她忽然放下手里的活计,准备起身,“杜雨应该要回来了。我们去前厅,行兵演吧!”

说着,她径直朝着院门而去。

见此,曲芷芸也着急跟了过去。

可一到前院,就见一群人分立两旁,而在前院院门口,几名禁卫簇拥着宫内侍而来。

看样子,是陛下传来旨意了。

不自觉间,她已经迎上去,就要行叩首礼。

果然,内侍见她出现,脸上褶皱着笑纹,憨态可掬,连忙上前问候着,“奴婢见过陆娘子。您可是将来的皇后,怎可对奴婢行礼呢?”

这番言语,实在让陆昭漪不知如何接话。

能让陛下近侍自称奴婢,可见,陆昭漪已经在这条通往皇后的道路上,越走越近,更得到了皇宫上下的默许。

她低声细语,“公公不必如此客气,陛下是有旨意让公公传吗?”

内侍继续一番讨好,“陛下只是让奴婢传个口谕,陆娘子,您站着听就行。”

说罢,院内其他人都已准备跪地宣听。

“陛下说,陆氏七娘,蕙质兰心,聪慧过人,在雍州一举查处反贼,使天下避免战乱之苦,功劳最甚。”

“朕本意应当使你官复原职,奈何眼下你与朕行六礼。自古准新人不得相见,尊礼,朕身为天子,当作天下表率,故命你为太渠阁长史,食禄一千二百石,位居五品,设官邸,赐千斛粟米,昭昭天命……”

而在内侍念完夏裴的口谕,而后又恢复一脸讨好的模样,“陛下说了,正式制诏,这几日便由尚书省拟定,陆娘子,那奴婢先就回宫复命了。”

“公公慢走。”

目送着内侍离开,陆昭漪卸下防备,而院内众人也都一一起身,为了上来。

“七娘您都快当皇后了,陛下还封您官职啊?”

“太渠阁长史,是个什么官啊?五品啊,与中书侍郎比呢?”

“那可没法比!太渠阁令,号称第十卿,独立于九卿之外。故而,此长史一职,与其他九卿之长史等同啊。”

听了身边人一通议论,本就烦躁不安的陆昭漪当即吼了声,“你们是不是没事忙了?”

她话音刚落,所有人反应过来,纷纷一溜烟的,连忙四处逃窜而去。

见她气鼓鼓的瞪着他们的背影,曲芷芸赶紧上前劝道:“七娘别动气,他们不过随口议论罢了。”

陆昭漪白了她一眼,岔开了话题,“花枝回来了没?”

曲芷芸摇了摇头。

不过没多久,府外忽然响起一阵尖锐的叫声,伴随着一位年约十六的女子,慌慌张张的,好似看见了什么了不得的事。

“花枝,你见鬼啦?”曲芷芸见此,忍不住叫了一句。

“不是……”花枝站在门口,愣着,随即伸了伸手,指了指一旁,众人的视觉死角,用了极低的声音,嘴唇上下动了动。

而陆昭漪从她的唇型,读懂了她的意思。

寒王,就站在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