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从小额娘就和他纠缠不清,皇阿玛那么疼爱朕,从来不会命令朕去做朕不想做的事情。皇阿玛说,朕将是大金的君王,是至高无上的,要相信自己的判断,要勇敢。可是如今的朕……”他苦苦的笑了,摆摆手道“罢了,罢了。”
皇帝的话中凄凉和悲伤,“皇上很少提起先皇的事情,臣妾一直以为皇上那时候还小,自然是不记得了。”
皇帝笑着对我道:“朕虽然小,但是皇阿玛的疼爱和他对我的教导我一生都没有忘记过。他是朕一生最敬重的人,是大金真正的君王。他的伟大治国之策,时常对年幼的朕说起,那时候,朕就励志要做一个好皇帝。后来皇阿玛离去了,朕七岁登基,那时候朕很开心,因为终于可以将皇阿玛没有完成的宏图伟业进行下去。”皇帝陷入了往昔的回忆之中。
“臣妾不知道,皇上对于先皇的父子之情这样深切,而且这样伟大,与皇上比起来,臣妾简直自愧不如。”我又端起百果冰粥放到他的嘴边,他只是推开了。
“可是,皇阿玛仙逝之后,轩辕宏烈,就越俎代庖,名义上是辅政,实质上是干政。完全把朕和皇额娘操控在他的鼓掌之间。可恨满朝皆是他的门生。”皇帝咬牙切齿的说着。
“太后似乎很敬重亲王,想来也是念及亲王辅佐皇上多年。”我又试探的道。
皇帝道:“他……朕永远也忘不了,他在皇阿玛的灵位前拉住皇额娘的手,朕永远也忘不了,他要皇额娘嫁给他!!!”
皇帝的话使我震惊,我一直知道太后与辅政亲王关系非凡,原以为是太后与辅政亲王有故交,或许是曾经的青梅竹马,我却没有想过,她们会有情不自禁,更或者想过下嫁亲王的事情。
“大金例来可以弟娶兄嫂,这是惯有的规矩。他要额娘下嫁给他,他便会帮助朕登上皇位。并答应会力保朕和皇额娘的平安。皇阿玛才驾崩啊,皇阿玛是那样信任。皇阿玛是那样疼爱额娘和朕,朕恨不得杀了他!!!”
可以想见,那样的一段往事是多么的不堪,是多么的折磨皇帝和太后。原来在大金入京之前,皇帝的额娘,也就是太后,为了能够保住皇帝的皇位,早就委身于辅政亲王,当然,我相信,凭太后的心性若不是一早就对轩辕宏烈有心,也不会这样叫堂堂的赫赫巴乌兰委身于他。可以想见,她们二人必然老早就情投意合,也许是先皇一直阻碍了她们相爱。
可是无论她们是否相爱,对于年仅七岁的皇帝来说,他看到的是自己的皇阿玛才驾崩,额娘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委身于这个男人,而这个男人还长久的控制着自己,这样的矛盾愈演愈烈,皇帝早就恨毒了他。
“朕一定要杀了他,早晚朕会杀了他!!”皇帝的话就这样在我耳边不断的回**着,我怕极了,因为我知道辅政亲王在朝中的地位和权力,多罗一家是他的门生之一,对轩辕宏烈的忠诚程度远远大于对轩辕天佑的,甚至也许辅政亲王一声令下,他们可以弑君逼宫。
多罗一家掌握着大金的大部分兵权,除了多罗族,还有户部,刑部,吏部,基本都是辅政亲王的门生和党羽。他们勾结一处,一个鼻孔出气,正因为如此,皇帝在朝野中才会举步维艰,也正因为如此后宫中皇帝也不能随心所欲,比如对皇后,对多罗晴柔,皇帝皆不能过分冷落。
当皇帝如此憎恨一个人,而这个人还偏偏约束着自己,控制着自己。这个人霸占了自己的额娘,作为男人天生的血性叫他无法容忍这一切。但这么多年,他不仅忍了,还一直伪装的很好,这样的内心将会是多么的疲惫和痛苦。
我很担心,皇帝的心里已然坍塌了,他无法再忍下去了,随着年纪的增长,皇帝越发没有耐性了,他或者愈发失望了。我总觉得这么多年一直藏在皇帝心底的恨就要在一瞬间爆发了,而且将是无人能够制止的。我担心轩辕天佑会受伤,这样的担心让我彻夜难眠。
可是让我意外的是,第二日皇帝没有爆发,也没有任何举动,他甚至没有早朝。不仅这一日没有早朝,他干脆一口气十天都没有早朝,前朝送进来的奏折,他看过,只是草草的批示,大多是叫我代笔。也没有任何旨意,六部的官员求见皇帝,他一概不见。整日在仁寿殿里饮酒作乐,或者听琴,或者看戏,或者与我对弈一局,或者与我闲话。
后妃求见之人也很多,皇帝也不肯见,一连十日,仁寿殿里只有我和皇帝,这里夜夜笙歌,每日管弦丝竹之声不绝于耳。
我试着去规劝他,但是他都不理会我,这一次,他彻底放弃了,也许他放弃的不是前朝,不是皇权,不是天下。他放弃了他自己,这一点叫我痛心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