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慧太后乱点鸳鸯谱(一)(2 / 2)

盛世美人泪 欧阳冰艳 1689 字 2个月前

太后方才开口道:“这一句的词很好,你们也听听,‘自古姻缘天定,不由人力谋求’,往日只听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又如咱们这样的皇室贵胄,婚事姻缘全在皇上长辈们定夺,哪里有自己分说争取的呢?即便是民间里有那些小家子的,不顾着父母之命,自行结下姻缘的,多半也没有好结果的,纵然离了爹娘老子,她们自己逃出去,管保就能和和美美吗?可见婚姻大事不能全凭自己的一腔主意了。”太后话中有话。

“谁说不是呢?”庄太妃也笑着复议道:“当日姐姐入选,妹妹侍奉先皇,还不都是凭着先皇的意思?哪里敢有自己的主意了呢?”

柔贵妃笑着道:“太后娘娘说的极是,即便是皇上大婚,那皇后的人选也要太后娘娘并宗室里的王爷们商议了才能订下,皇上自己也做不得主了。”

太后又道:“这是自然了,自古以来无论民间还是皇室,无论贫贱之家还是咱们这样的人家,都是一样的行事。这里不曾有半分差别的。”

说话间,《西江月》已经完毕了。太后又道:“这会子不如叫说书的娘子来近前给咱们说一段可好?”

庄太妃也笑道:“这样极好,又能看,又能听,那书中的故事最是有趣了,越发引人深思呢。”

正说话间,醉香已经引着说书娘子进来了,见着太后一众人行礼后,一人击鼓一人说唱。

“姐姐,妹妹听说过一个叫做《乔太守乱点鸳鸯谱》的,听着很有趣,不如咱们今日就点了这一个来叫她们说一说。”庄太妃提议着。

“那就这一个说来听听吧。”太后点头,又命人斟酒,自己一面与庄太妃等人饮酒说话,一面听着这两个说书娘子说着这个《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这一则故事说的是宋朝景祐年间,杭州城里刘秉义和孙寡妇各有一双儿女。自小刘家的儿子刘璞就和孙家的女儿珠宜定了亲,刘秉义的女儿惠娘许给了裴九老的儿子裴政,孙寡妇的儿子孙玉郎另聘了徐雅的女儿文哥为妻。结果不想阴差阳错,将让刘秉义的女儿惠娘与孙寡妇的儿子孙玉郎结成夫妻。一来四家对峙公堂之上,乔太守听名原委之后,便巧点了鸳鸯谱。

众人听完都道有趣,太后一时也觉得在兴头,又道:“这边是了,错有错的巧宗。这一则反倒提醒了哀家了。真真是个好事呢。”

众人都不解,太后笑而不语。只觉得她心里已然有些什么,只待后面分说了。

柔贵妃的生辰大家除了吃酒说话,或是听曲看戏,再就是听书。一直到了戌时之末大家才各自散去。太后吩咐明日众人早起都到慈宁宫去请安。

回到漪红阁里越发疲累了,这些时日没有出去走动,今日足足在太后跟前坐了一天,到了这会子觉得周身无力。也顾不得梳洗,便胡乱的卸了钗环睡下了。

第二日,慈宁宫里除了一众妃嫔外,还有皇帝和辅政亲王并太妃太嫔,这倒比往日正式了些。每每只有到了大节日慈宁宫才会有这样齐全,因为太后往日里总是爱清净少人的。

皇帝先开口道:“太后一早叫芬吉姑姑在养心殿等着朕,叫朕才下早朝便过来慈宁宫。想必是有要事要对大家说的。”

太后点头,“正是。”

皇后又笑着“太后且看看,还差谁不差?若是少了谁,臣妾叫芯芮此刻就去传?”

太后环视着四下,看到了最末的我,又看了看辅政亲王,“皓哲贝勒呢?一并叫他来才好。”

这面辅政亲王道:“才下朝,臣叫犬子回去了,想必还没有走远。”

太后听了笑着道“很好,芬吉啊,着人把贝勒爷找来。此事事关他的,他岂有不在场的道理呢?”

芬吉下去寻人,这面大家面面相觑不知道原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