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巧借刀(二)(2 / 2)

盛世美人泪 欧阳冰艳 2187 字 2个月前

元格格瞧着一样闷不做声的皇帝,冰雪一样的她在一边提议道:“皇上,如今常在的病因既然知道只需要太医好生调理着。另一边着人将纳兰常在最近的饮食都里里外外仔细查一遍。

再次便是到御药房那边问一问,看看近一个月都有哪几个宫领过半夏。也许是常在自己不知道误食了,也许是其他什么人存了心的,更或许只是大家都不知道这半夏还有这样的功效。无论如何查明了也就是了。”

元格格头脑清楚,说话慢条斯理,让此刻正在气头上的轩辕天佑安静了下来,一旁的皇后脸色阴沉,贵为皇后的她却不如一个区区的格格有头脑,在皇上面前得脸,她怎能不气?

皇帝果然按照元格格的意思吩咐下去,一时间后宫诸人都称赞元格格是个精干的人,皇上中意她,太后喜欢她。还有人说纳兰氏的病稀奇,是被人陷害了的,这话一传出去,后宫人人都开始窃窃私语。

然而纳兰氏的食物里并没有发现可疑的,御药房的记档里也并没有显示曾经哪个宫去单独领过半夏,只有钟粹宫和慈宁宫开的补药里有这味药。一时间矛头指向钟粹宫的齐佳贵人和慈宁宫。

齐佳贵人心情不好,成日在宫里砸碗摔瓶子,一边摔打还一边骂:“凭什么她病了就赖到本小主的头上,平日她吃香的喝辣的怎么没见本小主跟着沾光。什么半夏?太后也要过怎么没人问,专拣我这个软柿子捏。半夏本小主也吃了,旁人也吃了都没事,怎就她娇贵,还吃死过去了。呸!一定是装样子唬人的。”

齐佳贵人不得好,柔贵妃自然也脱不了干系,她二人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自此事一出,整个后宫倒比往日安静了,齐佳氏不再寻事挑拨,柔贵妃也很少出来走动,皇后那边自然是忙不迭的查找线索以及筹备苗疆的接洽之事。至于纳兰氏只是醒了,但精神依旧不好,渐渐有些痴呆的样子,口齿也不伶俐了。

“皇后与柔贵妃两股势力这次算是两败俱伤了。小主只是几句话便起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奴婢佩服的很。”夏菡替我缝补着纱袄,手里的丝线上下穿梭着。

“她二人一直暗地里较劲,若不是各怀鬼胎心术不正。怎的我这点雕虫小计就起了作用。看来若是一个人要坏事,必得是自身心里已经起了贪念的。”说到这里便想起了同样满腹心计不知足的冬古一家,“也不知道这《大金典制》什么时候拟好?”

这一句没头没尾,夏菡不大明白“冬古大人能参与重拟《大金典制》是皇上的恩典,估计还得有些时日。”

“皇后娘娘那边可查明了半夏一事吗?十多天了也没见有什么动静。”心里烦躁想到哪里便跟着问道。

“似乎是查无对证,只是凝翠宫的补药里有一味半夏,且太后的药里也有,所以不好定罪,且纳兰氏的饮食之中并没有查到一丝痕迹。倒也无从下手。”夏菡将纱袄放在我眼前,让我过目。

我接了过来点点头,接着道:“一直以为齐佳贵人是个外强中干的绣花枕头,没想到此次的事情做得这样周道滴水不漏。往日倒是我小瞧了她。”

“以奴婢看未必是齐佳贵人一人做的,小主想,纵然她周道,也要有人从熏华宫里面应和啊,否则如何能神不知鬼不觉的就把药下进去,事后还无迹可寻呢?”

夏菡的话到底提醒了我,熏华宫里住着叶贵人与富察常在,自从纳兰氏得志,她三番两次的骄纵无礼,熏华宫中有人恨她一点也不奇怪,可惜她三人从前那般相好,以姐妹相称一处作伴,原本我是极其羡慕的,如今看来这姐妹之情也太脆弱不堪了。

“只是不知道与齐佳氏联手的会是谁?”我站起身,由着夏菡将纱袄为我罩在身上,看着她麻利地为我系上衣襟。

她的眼睛一直是那样柔美,虽然没有幻月的纯净,莫影的忧郁,却多了一分看破世间的沧桑感,让人不觉想要依赖,她看着我道:“富察贵人庸懦,叶贵人性子中倒有股子果决。”

夏菡说的有理,这宫里出了名的软弱安静有两个人,一个是华清宫的毓贵人,一个便是熏华宫的富察常在。

毓贵人好歹是有气性心气高的,这富察常在是最逆来顺受的,吃穿的不挑剔,只是喜欢干些女儿家的事情,下人欺负她她也不恼,别人得志似乎也与她无关,且爱哭胆小,每每都是听叶贵人与纳兰常在的话去为人处事,自己连个主意也没有的。

“咱们都看到了这一层未必皇后就看不出来。她当真无能查不明白?纳兰氏是她的人,如何能咽下这口气。”从外面进来的幻月悄声地道。

“这宫里的事情表面是皇后主事,其实连皇上有时都是无奈的,若是老太后打定了主意要管一管,谁说也是没用的。皇后最会看眼色了,就算她明白其中的勾当也是白搭。”夏菡的话让幻月一时间摸不着头脑。

我分析道:“元格格便是老太后的眼睛耳朵和嘴巴,她的意思就是老太后的意思。半夏一事之后,元格格将事情压了下来。可知是老太后授意的,想来必然是纳兰氏一惯的做派让老太后不待见了。”

幻月恍然明白,随即啐了一口道:“这就叫多行不义必自毙。小主,幻月说的可对?”这个小丫头虽然比不得夏菡的深邃敏锐,但也够机灵,最要紧的是活泼忠心,总是在我身边讨我欢心。

我们正欢笑着,外面有人通传说是淑妃过来了,让进来后,心情大好的我对着她道:“姐姐怎么这个时候来了?百果冰粥还没做得,有上好的雨前龙井不如先用一盏吧?”说完微笑着拉起她的手落座。“妹妹好兴致啊。你还不知道?皇上这会子动了气,在养心殿呢。似乎其中有些事情牵连你的母家,我一得了信这不就赶着过来告诉你。”淑妃一口气说了出来,看来是着急了,她赶紧喝了一盏茶水压了压。

“因为冬古大人?”夏菡听说牵连义父一家赶紧道:“冬古大人不是很得皇上的器重吗?跟着亲王他们重拟《大金典制》吗?能有什么事情牵连到他呢?”

我心里一时间也有些焦急,虽然我并不关心冬古靖的安危,但是他一人获罪我也很难独善其身,况且我川州还有一堆亲人,他们的一生都系在冬古靖一人的手中。

“正是因为重拟《大金典制》的事情。冬古大人及一些前朝的言官提议废除圈地,放宽逃人律、投充律。这自然引起亲王及各位辅政大臣的不满。听说辅政亲王还打了几个言官,这不才惹了皇上震怒。”淑妃一边说着一边用丝帕擦着鬓角的汗水。

“这辅政亲王一直瞧不上前朝留下的人,处处为难父亲。父亲也是,去惹这些事出来做什么呢?逃人律和圈地制度是打入关前就有的,多少辈就是这样做的,到了咱们皇上这反倒改了?

重拟《大金典制》让父亲及前朝礼部言官参与已经惹了咱们宗亲不满了,偏还要改这两条,殊不知这些皇亲贵胄的切身利益都在这两条上。糊涂啊!”我一边嗔怪着一边在心里仔细盘算着接下来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