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山遥遥 (三)(1 / 2)

盛世美人泪 欧阳冰艳 1770 字 2个月前

离着城楼愈来愈近,周边一个人影也没有,道路上到处是残垣断壁,车辙碾过的时候让整个马车为之一颤,人也随着忽上忽下地颠簸着。

城门外有个大红牌楼,上面写着“十里庄”,看来是个极小的县城,远在金陵的时候甚至都没听说过这个地名。

经过城门下的时候总觉得一股股阴森的寒冷袭来,并且伴着一股恶臭扑面而来。幻月也是不由得打了个冷战,然后撂下了棉帘子道:“看来是上夜了,一阵阵凉风吹近来了。只是这十里庄未免太脏乱了些,打城门口就闻见恶臭的味道了。”

我心里也没在意,马车接着往前行驶着,大约再走出六七十米的样子,前面的马蹄声渐渐停止了,挑开帘子一看,是一家名叫“迎客来”的酒楼。

随即也下了马车来,天色渐渐地暗下来,但是那最后一抹残阳还不肯就此下去,斜斜地挂在了天边,回首望向城楼角上的夕阳,透着一股潮红色。

“啊!!”幻月一声尖叫吓得我一机灵,她用手指着数十米开外处的城楼,另一只手捂住口鼻。

沿着她手指的方向缓缓地转过头去,目光朝着城楼的方向移去。那一幕让我一生都无法忘记,是噩梦中的噩梦,只有在十八层地狱才会有的情景。

只见城门内侧还有一个牌匾上面仍旧写着的是“十里庄”,只是……只是围绕着牌匾而密密麻麻挂着的是一颗颗鲜血淋漓的人头。有的已经干瘪的没有样子了,有的垂着头发,有的则青面獠牙,迎着风一阵阵腐肉的气息飘来,我哇的一声呕了出来。

幻月莫影赶紧扶住我,定睛再一细瞧那些头颅似乎全是男子的,现在是春日,但是小蚊虫已然活了过来,在城门上的一颗颗头颅周围盘旋着。鲜血已经滴干了,这城门下一定曾经血流成河过。难怪那一抹夕阳透着阴森诡异的气息,是这无数的亡魂在悄无声息的哀嚎,是他们的怨念聚集于此。

靖王爷是多么狠辣的人,饶是他看到这一幕也是面色发白,空气中到处是恶臭的气息,有些护卫都忍不住作呕。莫才赶紧扶着王爷招呼大家进入“迎客来”。

我们找了一个靠里的位置坐下。“店家,今日你的店我们爷包下了,快快挂上门板,关上大门。”莫才也是怕方才的一幕恶心着王爷和我。所幸让店家把店铺的门全部关了。

“得咧,几位爷楼上请。”小二前面带路,我们跟在后面上了二楼。楼上果然好些,不再有那些气味。只是透过窗棂还是可以看到外面,但是谁都不愿意朝窗户靠近半步。

“小二,我且来跟你打听个事。”莫才拉住店小二的胳膊肘道。

“爷,我知道您要问什么,看您这扮相是满人,但是听您这口音便知道是打南边来的人吧。”小二压低声音道,说着四下里看看接着说道:“是被城楼上的那些东西给吓着了吧?”

莫才点点头,小二接着道:“不满您说,那南北城楼上个挂着的一百颗头颅全是我们十里庄的老少爷们啊。”说完他呜咽着。

“是何人杀的?”莫才直接问道。

“还能是谁,是如今统领十里庄的多罗将军。”

“那为何平白无故的杀人,还是这些人都犯了死罪?”一个护卫忍不住了问道。

“这罪不都是他们拿刀的人给定的,哪里有什么道理可言。自从他们入主这十里庄,便让我们随着他们满人的规矩剃发。

那些读书的和热血的男儿硬是不从,多罗将军就命人拉到城门口当众砍掉脑袋悬挂在城楼上,没想这里的百姓越挫越勇,不断地涌出仁义之士,多罗就命人挂满南城楼的一百颗人头之后再挂满北面城楼的一百颗。不许摘下来,只等着化为枯骨才算完,以此警示此城的百姓。”

他一面说一面摸着泪水,看着他光溜溜的脑袋,心里涌上一些愤怒,只是因为一个剃发,便能做出这样惨无人道的事情。实在是灭绝人性啊。

而那些誓死不从的爱国之士,未免死的有些冤枉,纵观满朝文武,多少前朝效忠的臣子已然归顺金朝,而昔日万朝的皇帝早就弃天下和百姓于不顾了,万朝的靖王爷为了百般求好无所不用其极,作为万朝的皇亲他都剃发随俗了,你们却还白白坚持什么,无端丧命不说,死后还落得这样的田地,真是不值得。

那一晚,真的是整夜都没有入睡,闭上眼便是那两百双眼睛在瞪着我,流出的眼泪都是鲜红的。就这样苦苦地挨到了天明。

启程上路后,大家都神色紧张,毕竟我们必须经过的北城门上还悬挂着另外一百颗人头,不知道的时候尚且好些,如今知道了,想着从那城门下经过,总觉得背后像长满了芒刺一样。

离城门越来越近,马车前后的护卫们都在发出各种作呕的声音,大部队加快了步伐,幻月和莫影用手臂紧紧地环抱住我。出了城门后大家都稍稍缓和了一些。

“十里庄”,我会记住你的,你的眼泪不会白流的。

出到塞外却和关内的景象截然不同,虽然见不得城楼镇店,也没有集市商铺,但是到处是碧绿的草地和湍急的溪流,没隔多远便能看到羊群牛群或者马群,所有的牲畜都是那样的肥美健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