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皇后人选(2 / 2)

“张阁老家的孙女,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京城有名的才女,臣提议立张阁老家的女儿为后。”

“长公主的小女儿容色无双,又是皇亲,是皇后的不二人选。”

“立后立德,赵首辅家的长孙女贤良淑德,正是皇后的最好人选。”

“余宗正家的长女有才有德,正是皇的的好人选。”

“彭阁老家的幼女……”

“朕在一次和鞑子做战的时候,身受重伤,险些丢了性命,一个女子冒着危险救了朕,后由亲恩伯见证,朕和救命恩人订下婚约,若不是忙于做战,朕早和未婚妻成亲,现在怕也已经儿女绕膝了”,皇上说道,“朕回来后,已经和父皇母后说过,等诸事安定,就去迎亲。”

“皇上,民间女子,哪配皇后之位?”余宗正率先说道。他是之前宝奉的参政,也是仁义伯安尚书的妹婿,后调回京城做了宗人府宗正。这个位置本应由皇族勋爵担任,但皇贵妃得宠,她的妹婿也做上了宗正。

“余大人言之有理,自古以来,哪有民间女子做皇后的道理?”另一个官员附和道。

“你们的意思,让朕做一个背信弃义、抛弃发妻的小人?”皇上冷着脸问道。

“这不是还没成亲……”

“这么说来,毁婚弃约,抛弃发妻,就是我大宸臣子的私德?这样的人,怎配为官?”皇上脸上明显有了怒气,“你们自己不义,还让朕也做一个不义的小人?”

“皇上,自古以来,糟糠之妻不下堂更,不说那姑娘于皇上有救命之恩,又等皇上这些年”,王阁老站了出来,“如此有情有义的姑娘,正是我大宸女子的楷模,国母的不二人选,以臣之见,应马上接姑娘来京,和皇上完婚。”

“王阁老说的极是”,姜驸马难得在朝会上发言,“还请皇上早些下旨,迎那位姑娘回京成婚,太上皇和太后娘娘已经催了几次了。”

窦侍郎也说道:“臣认为王阁老言之有理。”

“臣附议!”于寺卿也说道。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

朝堂一片附和之声。

“如此,拟旨,就由大公主和姜驸马一起出京去迎皇后回来”,皇上笑着说道,“辛苦姜驸马了。”

“公主和臣份内事,皇上言重了。”姜驸马忙领旨。

眼瞅着皇上连皇后的称呼都定了下来,有想法的人也只好违心地祝附和。

“皇后之位已定,其他妃嫔,皇上是不是也该定下来了?”皇后之位没了,有人不甘心地打起了其他的主意。

“娶妻纳妾,没有一起办的道理”,皇上笑道,“以后再说吧!”

皇上这话说的也不错,在百姓家里,娶妻纳妾一起办,那是打正妻和亲家的脸,自是没有一起办的道理。但皇家的事,也能和百姓家一样吗?只是这几个月来,众人也对新皇的脾气有了一定的了解,知他决定的事,就没有更改的道理,只好皇上大婚后再说了。

“太好了,晚妹终于苦尽甘来,这是大好事啊!”纪昀下朝回家一说,宋攸宁兴奋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