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阁老脸色凝重地说道:“看情形,宝奉危矣,请皇上速速下旨,派军增援。”
“赵阁老以为派哪里军队增援合适?”皇上悄悄挪了挪身子问道,坐上这许久,他的身体有些撑不住了。
“河南都指挥司增援山西,臣以为可派湖北增援宝奉。”赵阁老回道。
“山西的鞑子有十万人,不知道宝奉有多少敌人”,窦侍郎担忧道,“不知援军可能解两地之围?”
军情紧急,五军都督府都督不在,兵部尚书下了大狱,这些文官哪个懂打仗?没人接窦侍郎的话。
“王大人在宝奉多年,不知王大人怎么看?”赵阁老点了王阁老的名。
王阁老斟酌着说道:“若只是两个都指挥使的兵力对付鞑子十万大军,怕是有些吃力。”
不少官员暗自点头,鞑子野蛮凶猛,大家哪个不知?
“那依王大人之见呢?”赵阁老追问道。
“不知山东那边情形如何”,王大人斟酌着说道,“要是山东平安,可派山东都指挥司派一部分兵力支援,可山东的警戒也不可放松。”
怕就怕山东也有鞑子进攻,万一北方全线失守,怕是前朝的悲剧就要重演,大宸危矣。
王大人话中之意大家也都听了出来,要是派援军,自是直隶最快,但除了京营兵马,直隶也负责拱卫京城,没人敢提出这个建议。
“那就从湖广调兵”,皇上说道,“八百里加急,命湖广派兵支援,给山西、宝奉下令,务要死守,若有差池,都给我提头来见。”
“从湖广调兵,就怕贻误战机”,兵部左侍郎闫侍郎一向耿直,闻言说道,“能不能派直隶兵马先去支援?让湖广兵马到京城来拱卫京城?”
只不过是打个时间差,直隶兵马能早几天到北方,战事瞬息万变,早到一刻,说不定就能改变战争的走向。
安尚书一听,厉声斥责道:“一派胡言,京城岂能无兵?调直隶兵马去北方,若京城有什么事,你担当得起?”
“京城有京卫三十卫,还有亲军二十六卫,可暂保京城平安,湖广兵马随后就到,足可保京城平安。”闫侍郎说道。
三十万兵力,还不够护卫京城?不把鞑子拒在北边,难道等着鞑子打到京城再做抵抗?
“大人此言差矣”,兵部右侍郎谭侍郎反驳道,“京城有多重要,大人不会不知吧?调直隶兵马去北边,大人把皇上置于何地?”
闫侍郎还想争辩,窦侍郎正好站在他身边,扯了一下他的袖子,头稍稍朝上抬了抬。闫侍郎会意,抬头瞄了眼皇上,正好看到皇上铁青的脸色,顿时把到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
“拟旨,从湖北调兵支援宝奉,让湖广兵马一分为二,一半去山西,一半去宝奉。”皇帝一锤定音道。
“听说了吗?三皇子没有死,正在北方带兵打仗呢。”百姓甲兴奋地跟百姓乙说道。
“真的?三皇子不是没了好几年吗?听说皇后娘娘天天哭,眼睛都哭坏了”,百姓乙不相信地问道,“他要是活着,怎么会去了北方呢?”
旁边的人听到他们的话,都围了上来。
“是真的,我也听说了,说是三皇子被人所害,身边人拼命把他送出宫去,阴差阳错被人所救,后来就参了军,现在可是战神呢!”百姓丙接过话说道。
百姓丁一听,疑惑地问道:“战神?哪个战神?不会是武威侯吧?”
“就是武威侯”,百姓甲和百姓丙异口同声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