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亲恩伯的难题(2 / 2)

“淑人,我们公子的父母只生了他一个,没有亲生的兄弟姐妹”,谢立说道,“我们公子是在湘安认识纪大人和宋淑人,和宋淑人的兄弟宋公子,现在是宋参议了,是最好的朋友,又在海西和淑人一家见面,后来公子和纪大人都来到宝奉,这些年来,我们公子每年送回去的年礼,差不多都是淑人帮我们公了打理的,我们大人吩咐小的,见到纪大人和淑人,一定要代他老人家好好道谢。”

谢立说着,跪到地上,恭恭敬敬地给宋攸宁磕了个头。

“还有东风速运的王掌柜,原是我们国公爷给公子,打理公子那些产业的,公子让他到海西,做了东风速运的掌柜”,谢立站起来继续说道,“我们大人说,东风速运在山西的生意很好,还让小的见到纪大人和宋淑人问一句,等这场战争过去了,能不能在我们山西也办个平安服装厂分厂,大人说,把军营里的军服都让平安服装厂做,我们也好沾点服装厂的光,让兵士们都穿上物美价廉的军服。”

谢立一股脑地说出来,都不带停顿的。

宋攸宁这才信了他真是谢家人,要不然,对自己这边的事不可能如此了解。

“不知谢将军前来,是为了何事?”宋攸宁招呼谢立坐下,问谢立道。

“是我家伯爷让小的到新桓去见公子”,谢立说道,“得知新桓被围,伯爷焦急万分,立时整了军队,要亲自带兵来援,却发现山西境外也有鞑子军队,这时京中的圣旨也到了,责令伯爷一定要守好山西,要是山西再守不住,要我们伯爷提头去见。”

“现在呢?山西情形如何?”宋攸宁着急地问道。

怪不得迟迟不见山西方面来援,原来是也遇上了麻烦,这对亲恩伯来说,可真是个难题。

自己送粮食送物资,只能保证新桓城不被困死,要解新桓之围,还得是有军队来支援。

原来亲恩伯谢远发现,山西关外的鞑子只有一万多人,就让人带了三万人来支援新桓,山西那里,还有两万多兵力,亲恩伯亲自带着,随时准备与鞑子一战。

“因为我们的兵力加上新桓的兵力,还是远远少于鞑子的兵力,我们伯爷就想着,能不能从北边山里绕过去,和新桓城内里应外合,杀鞑子个措手不及”,谢立说道,“在下就是去探路的,却被这位英雄……”谢立说到最后,有些羞愧地低下了头。

“你们的人呢?”宋攸宁问谢立道。

“就在新桓城外几十里外的山里。”谢立说道。

“他们是去送粮食的”,宋攸宁说道,“你们要是想从山里进去,找他们就对了。”

“小的就是发现这位英雄他们一行,赶着车,拉着牲口,才跟着他们的……”没想到终日打雁,却被啄了眼,被人捉到了范阳城。

“要是你这会回去报信,要多久能赶到新桓城外?”宋攸宁问谢立道。

“要是急行军,两天就够了。”谢立说道。

这还包括自己从范阳回去一天。

“你回去这样跟你们带头的将军说,新桓他们刚偷袭了鞑子的营地,杀死鞑子不少人”,宋攸宁说道,“恐怕鞑子的耐心用尽,我担心鞑子近几天就会发起攻城。”

“小的一定报给将军,急行军去解新桓之围”,谢立说道,“只是还请这位大侠他们派人给小的们带路。”

“这没问题”,宋攸宁说道,“他们明天就出发去送粮草,我让他们分一个人给你们带路,你们可以轻装前去。”

供应什么的,自己这儿准备的都够,只要他们出力杀敌,解新桓之围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