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我表姐夫叫阚文博,是和纪大人一届的进士。”田太太说道。
章亭县离石林府城不远,纪昀刚到石林时阚文博也来见过纪昀。
“原来都是自家人,阚大人和纪大人是同科,只是阚大人的太太,还无缘见面。”宋攸宁客气道。
田太太忙道:“我表姐过来时,宋淑人和纪大人还没到石林来,要不然表姐定会来拜见淑人。”
田太太表姐的儿子今年十六岁,长得一表人才,又勤奋好学,田经历和田太太一见,就喜欢上了这个孩子。田太太的表姐阚太太见到田小姐,也喜欢这个孝顺听话的好孩子。表姐妹两个一合计,不如两家结为亲家吧?田经历也很满意,两家于是口头定下了婚约,约定等阚太太回去和阚县丞商议过后就来提亲。
“上次表姐夫到石林时,也来家里了,约定等过年休假时就让人上门提亲。”田太太说道。因着两个孩子都不大,两家人是以也并不着急,想着趁休假时把两个孩子的订亲办得隆重一些——阚家也只那一根独苗儿,他的亲事,阚阚县丞夫妇自然也很是上心。
“可谁知天有不测风云”,田太太恨道,“就有别家瞧上了仪萱,硬要我们夫妇把萱姐儿嫁过去。”
田小姐芳名仪萱。
“你们不曾告诉对方田小姐已经定了人家?”宋攸宁问道。照理说,谁家想和别的人家做亲,都要问一问人家的孩子定下了亲事不曾。
田太太愤愤道:“说了,可他们说我们两家并没下定,如今他们家的媒人先上门,我们要订给萱儿定亲也应是和他们家订亲,不分青红皂白,一定要我们夫妇把萱儿嫁到他家。”
“不知道是哪一家?”宋攸宁问道。田经历也是这府衙的属官,照理在石林地界,能逼着他嫁女的人家不多,宋攸宁觉得,恐怕逼他的也是这石林官场之人,不然田太太母女不会是这般情形。
“就是王相立王同知家。”田太太愤愤地说道。
原来王同知家有一个傻儿子,今年二十岁了。王同知的这个儿子天生痴傻,连冷了要添衣,饿了要吃饭都不知。可也是邪门了,这个傻儿子偏偏在男女之事这方面灵醒得很,见到漂亮女子就追着人家要抱。王同知夫妇无奈,只好在这个傻儿子身边放了好几个漂亮丫头。丫头们只是丫头,若是让王同知夫妇给这个傻儿子娶一个小门小户的女儿做媳妇,王同知太太觉得“辱没”了她家的门楣,可门当户对的人家,哪家愿意把自家如花似玉的女儿,嫁给这样一个傻子?是以王同知的这个儿子到现在还没订下亲事。
宋攸宁有些意外,这样的傻儿子,还不随便找一个姑娘娶了?只要人家姑娘愿嫁。又不是有皇位等着这个傻儿子继承,还要什么自行车?
也是合该田经历家倒霉,一个偶然的机会,王同知家的傻儿子瞧见了田小姐,就心心念念着在家闹着要“小美人”,不达目的就不好好吃饭,在家里闹得鸡飞狗跳。
都是同僚,谁家什么情况大家都知道,王同知先还没脸去田家提亲,但王太太怕儿子饿出个好歹,就在家一哭二闹三上吊地跟王同知闹。闹到最后,王同知无奈,只好找了媒人去了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