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修葺边墙(2 / 2)

宋攸宁说道:“因为北方人是游牧民族,靠养牛养羊为生,只有草场的草长的好,他们的牲畜才能长好,生活才能过得好,一到冬季或有旱灾,他们的生活艰难;而我们是农耕经济,粮食产量高也稳定,且南方经济发展好,这是北方游牧民族比不上的,所以他们来掠夺财富,粮食,人口特别是饥荒的时候。”

“那不能让他们也种地吗?”元哥儿问道,“他们有了吃的,就不来抢我们了。”

“想要让所有人都吃饱穿暖,是很不容易的”,宋攸宁回答道,“就连我们大宸,也不是百姓都能吃饱穿暖,再说了,他们也不仅是为了粮食,若是吃饱了钣,他们也想统治我们的百姓,让我们给他们做下人,辛苦劳作养活他们。”

对几个孩子,宋攸宁只能这样解释了。人心不足蛇吞象,一旦北方哪一民族强大起来,自然就想过更好的日子,能得到的肥肉谁能忍得住不去取?说的多了,孩子们也不理解。

“敌人真坏,我长大了要把他们打跑。”元哥儿稚言稚语地说道。

“元哥儿的志向好。”纪昀赞赏地说道。

“那元哥儿就要努力了,好好学习知识,才能有机会达成自己的志向。”宋攸宁激励元哥儿。这孩子已经四岁半了,若按前世算,也是中班的孩子了,再有一年多,就能上小学了。

“还有三宝,三宝也要打。”三宝也争着说道。无论什么事,都少不了这孩子,他总要争一争的。

“还有我,我也打敌人。”二宝也说道。哥哥弟弟都去打敌人了,自己就勉为其难陪他们吧。

“好,你们都是好孩子。”纪昀有些激动地说道。难为几个孩子,这么小就知道要打敌人。

这时下人端上了饭菜,一家人去了饭厅。

用过饭后,纪昀、宋攸宁和孩子们一起呆了一个时辰,教他们背背诗,认了字,宋攸宁又给孩子们讲了故事,看着他们都有些困了,这才让人带他们去睡。

“你辛苦了,孩子们都很懂事,你把他们教得很好。”等孩子们都下去,夫妻二人洗漱过后,房里只有夫妻二人时,纪昀感激地说道。

“什么辛苦不辛苦的?”宋攸宁不以为意地说道,“有时虽然有些累,但多数时间都是累并快乐着,孩子们天真无邪,和他们呆在一起,有时我都觉得自己也年轻了。”

纪昀听了,在心里暗暗决定,以后要抽出更多的时间陪孩子们。

孩子们一天天长大,明年元哥儿就要启蒙了,攸宁已经带着他学习了《三字经》、《百家姓》,现在正带着他学《千字文》,等他启蒙时这些蒙童教材怕是已经学完。照理来说,女孩的教养是母亲的事,儿子的教育则是自己这个父亲的责任,本是自己的责任攸宁也代自己做了,孩子们的教育自己也要多用心才是,也好让攸宁轻松一些。她虽不喊累,自己也不能装做不知道她的辛苦。

“内边修的还顺利吗?”宋攸宁问纪昀道。

“修的还好,就是有些慢,我和阿玄商量着,想在冬天前把抚远镇那段修好,等这段修完,看银两还剩余多少,若有余银,再往东边靖安镇那段修,最好是能把这两个镇的都修上。”纪昀说道。

本地百姓来修边墙,虽抵徭役,不用付工钱,但用料要花银子;考虑到这是重体力活,他和谢玄商量过,来干活的百姓包一日三餐饭,这也需要银子。鞑子南下最常走的路就是抚远镇和靖安镇这段,所以他和谢玄商量先从这里修起。

要想快些修好,只有花银子。

“要不,我们再雇些人?”宋攸宁问道,“我手头还有些银两。”百姓完成自己那份任务就不来了,而有的人家却没有能来修的人,等着到时交钱粮抵徭役,这就造成了人手不足,工程进度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