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募捐(1 / 2)

次日,石林州府贴出告示,号召民间那些收不到钱的债主,把债务捐给官府,由官府出面来追债,追来的钱用来抚恤在和鞑子的战斗中奋勇杀敌,保家卫国、流血牺牲的边关战士。

“把王家欠我们的两万两银子捐了。”石林城里最大的米行东家胡老爷对总管说道。

王家开着石林城里最大的布行,在宝奉全省有不少分店,胡王两家本来有些交情。那年,王家找上胡老爷,说自己有门路,邀请胡老爷合资做军粮生意,胡老爷考虑到合资生意不好做,不愿意参与。王家家主就以资金不足向胡老爷借款。胡老爷考虑到都是熟人,王家也不是还不起银子的人,遂借给了王家两万两银子。谁成想,王家的军粮生意没做成,欠胡家的银子再也不提,就似没有这事一般。胡老爷开始还不好意思讨要,后见王家对此事绝口不提,没办法上门讨要,王家开始以没钱为由搪塞,要的次数多了,王家干脆耍起了无赖——要钱没有,要命你拿走。就这样拖了一年又一年,如今离王家借银子已经过去了八年。要是王家真没钱还胡老爷还没那么气愤,王家的布匹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偏就不还胡家的钱。感情是那笔生意赔了钱,就拿胡家的钱堵上窟窿。

“老爷,这可是一万两银子啊!”王总管在一万上加重了语气,捐给官府,那可就再也不能收回来一分一厘了。

“不捐,他会还我们吗?”胡老爷反问王总管道。

“这,难。”王总管也不得不承认,这笔账收回的希望渺茫。

胡老爷说道:“既然我们要不来,还不如捐给官府,让那些为我们打仗的士兵花,不比便宜王家好?”

胡老爷一来可以出一口恶气,二来还可以上榜上碑,千秋留名——官府告示上可是说了,捐银一百两就能在《石林志》上留名,五百两以上自己的名字就能在功德碑上,五千两以上官府会颁给自己家“积善之家”的牌匾,捐银一万两以上,由官府出面,给那家修建功德牌坊。王家欠自己家两万两,若是把这笔银子捐了,自己家不就有了官府奖赏的功德牌坊了吗?

牌坊是我国古代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牌楼为门洞式纪念性建筑物,用来宣扬礼教和标榜功德。牌坊也是祠堂附属建筑物,昭示家族先人高尚美德和丰功伟绩,兼有祭祖功能。

胡老爷越想越觉得划算——拿一笔收不回来的烂账,换一座祖祖辈辈传下去的功德牌坊,到时谁见了不得羡慕?

“你跟我一起去府衙,我们这就把借条给官府送去。”胡老爷也不耽搁,叫上王总管,亲自去府衙送借条去了——既然要捐,就早点去捐,也给大人留个好印象不是?

“今天有人捐账吗?”纪昀下衙回到府里,宋攸宁问道。

“还不错,今天收到借条两万五千一百两。”纪昀笑着说道。

哟,还不少呢!

“其中一笔就有两万两”,纪昀笑着说道,“我已经让人去通知债务人,限其三天内还上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