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抚恤(1 / 2)

“那他们怎么会退兵?”宋攸宁不解地问道。

照理来说,鞑子的目的既然是要把谢玄提前扼杀,那就应该是不计代价也要把谢玄他们给干掉。可现在看来,鞑子的伤亡远没有大宸这边严重,却退了回去,有些说不过去。

“许是怕大宸这边有援兵。”纪昀猜测道。

一万人伤了十之三四,那就是还有六千人,大宸这边还有两千多战力,若是再拼下去,照这样的伤亡比率算下去,把大宸这边全部消灭掉,鞑子还要再死伤一两千人,若是论他们的战略目的来说,还是很划算的。距离石林最近的卫所离石林有一百里,收到消息到来援,最快需要两个时辰——送消息要时间,收到消息整兵,再到赶过来,快的话,不等鞑子退走时就到了。

可若是让宋攸宁来选,假如说目的是要杀谢玄,宋攸宁觉得在已经伤亡三四千人的情况下,再坚持一会儿还是值得的,即便是全军覆没,不然之前的伤亡算什么?都是无用功了。

算了,这些不是自己操心的事,想不通就不想了。宋攸宁转换了话题,问纪昀道:“大宸牺牲这样大,抚恤金需要一大笔银子,这些银子从哪来?”

“先报上去,等朝廷拨银”,纪昀说道,“至于能不能准时、准量发下来就不一定了。”

宋攸宁也不是无知之人,所以纪昀也不瞒她。

“若是不能及时发放呢?”宋攸宁有些担心地说道,“那前方的将士岂不是流血又流泪?”

之前不是没有这样的先例,在东济不就是纪昀到处筹银发放伤亡士兵的抚恤金吗?

“伤亡名单已经在登记了,为今之计,只有快速上报,等朝廷的拨款。”纪昀说道。还别说,攸宁总是有一些出人意料的说法,比如刚才她说的“流血又流泪”,仔细起来,还真是贴切无比。

“石林卫伤亡大半,战力大减,万一鞑子再来,可能抵抗?如若鞑子人数众多,别处兵力可能及时支援?”宋攸宁忧心地问道。这都是实际问题,不想不行啊,关系到石林百姓,当然也包括自家的身家性命。

纪昀说道:“周围卫所都加强了巡边,官兵随时待命,若有敌情,必把鞑子拦在关外。”

这里和海西敌情不同,海西倭寇只是小规模侵扰,抢掠一番就走,可鞑子不同,若有不慎,前朝的悲剧才过去多久?是以纪昀并不担心朝廷不拨抚恤银。

“百姓死伤多吗?”宋攸宁又问道。

“百姓死伤还在统计”,纪昀说道,“因鞑子目的是卫所兵士,是以并没有在入关后大肆杀戮,而是直奔石林州府来,百姓伤亡应不会太大。”

宋攸宁明白了,就是说,鞑子的目的不在百姓,是以入关后并没有特意去杀戮,但顺手捎带的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