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父老乡亲快快请起,听纪某一言”,纪昀扶起一个离他最近的老人,高声说道,“能为东济父老乡亲做点事,是我们夫妻的荣幸,各位父老乡亲这样,纪某和内人愧不敢当,在纪某眼里,各位父老乡亲和纪某的亲人一样,诸位这样就太见外了,这是没把纪某和内人看成一家人啊!”纪昀的声音后来带出了一丝失落的意味。
“纪大人就是我们东济所有人的亲人!”有人高声喊道。
家人。”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那纪大人说什么也要收下咱们的一点心意。”有人高声叫道。
“对对,既然是一家人,就不能见外,一定要收下我们的心意。”
纪昀一脸为难地看向宋攸宁。
“乡亲们这样说,那我就代大人收下诸位的心意了。”宋攸宁说着,命身边的丫头们上前,去收下那些不值钱的礼物,象什么青菜、鸡蛋、一把米之类,每人回赠一只荷包,里面是一百个铜板。至于比较贵重的礼物,一个也没有收。
这些铜钱是宋攸宁走前就让人准备好的。别人不知道,起码清墨是知道宋攸宁她们今天走的,能不告诉服装厂的人?宋攸宁并没有交待清墨别外传他们离开的日子。若是有百姓知道了消息,愿意来送送纪昀也好。常言说光说不练是假把式,光练不说是傻把式,又说又练是真把式。你做得再好,别人不知道也是瞎搭,有百姓自发来送行,也算是给纪昀做了一波宣传,当然宋攸宁不会沾百姓那几个鸡蛋的光,一定要加倍还回去才是。
得了回礼的人刚要拒绝,只听到宋攸宁笑着说道:“都是一家人,乡亲们可不能把我当外人!”
那些人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
“大家都是自己人,为什么收他们的心意,却不收下我们的呢?”礼物没被收下的不平地问道。
“大家想必心中明白为什么的”,宋攸宁说道,“我这里就不多说了,纪大人在这儿三年,没有收哪怕一个人的礼,今天我破例收下一些乡亲的心意,已经违背了大人的想法,还请各位不要让我为难,想必大家也不想让纪大人一会训斥我吧?”最后一句话,宋攸宁有些半真半假地说道。
“那哪能呢?大家不要让淑人难做。”有个老婆婆说道。
有人附和道:“对对,大家别让纪大人和淑人因为这点事情生气。”
“诸位,山水有相逢,咱们后会有期了!”纪昀抱手,团团一揖道。
“大人,淑人,有时间一定要回东济来看看啊!”有人不舍地说道。
纪昀一口应下:“一定!”
“告辞了!”纪昀说着,就半扶着宋攸宁向海边的船上去。
“纪大人和宋淑人慢走!”后面一片依依不舍的声音。
纪昀和宋攸宁在众人不舍的目送下上了船,元哥儿他们三个已经在下人的带领下上了船,正在船舱里等他们。“爹,娘。”一看到他们上船,三个孩子象小鸟一样围了上来。
“走了,我们回南泰了。”纪昀心情很好地说道。
“我们回去就能见到祖父祖母和外祖父外祖母吗?”元哥儿期待地问道。
“还有舅舅。”三宝高声补充道。这小子最爱的一把小木刀是宋亿宁上次来带来的,这小子自打知道这把木刀是他舅舅特意来看他们,送给他的礼物,就惦记上了舅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