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太,这是让厂里手艺最好的绣娘给几位小少爷做的衣服,等有时间让几位少爷试试,有不合身的地方奴婢拿回去让人改。”清墨从包袱里拿出几身小孩子衣服说道。
“你有心了。”宋攸宁说着,让身旁的绿思把衣服收下。绿意留在了元哥儿身边,宋攸宁让绿思到自己身边伺候。
“小姐,我们能不能再招一些工人?”蔡乡问道,“订单推迟太久交货,怕是客户等不及。”
“现在已经接的订单,照现在的生产能力,什么时候能完工?”宋攸宁问道。
“最快明年三月,慢则到四月五月,这两天还陆续有人订货。”蔡乡回答道。照现在这样加班加点干,也要干到明年二月才能完工,可现在已经进了腊月,马上就到了年关,工人也要置办年货,走亲串友,不可能还能照常生产,更不如订单还在源源不断的增加。
宋攸宁也很感慨,没想到平安服装厂会借着这样一个契机而火得一塌糊涂,实在是令人意外。宋攸宁问蔡乡道:“你看再招多少人合适?”
这个问题蔡乡和清墨早就商量过了,不加思索地说道:“小的和清墨姑娘一起算过了。再招三十个人就差不多了。”
“那就照你的想法去招工”,宋攸宁说道:“我们现有的厂房还够用吧?”当初办厂时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若是再招三十个人,就是多一个小车间的事,加上工人住宿的地方,应当还够用。
“够用。”蔡乡答道。
“那就好”,宋攸宁说道,“需要什么你就和清墨商量着去置办。”服装厂生意好,光订金就收了不少,也不缺资金。
蔡乡和清墨了对视了一眼。
“怎么了?有什么话说你们直说就是。”宋攸宁看他俩打眉眼官司,说道。
“是这样的,厂里的工人因为有残疾的,有岁数大的做工有些慢,还有邻县的残疾人跑到我们厂来找工作”,蔡乡说道,“小的想着,这次招工,不是我们东济的残疾人,我们是不是不招?”残疾人做事是真慢,这次工期紧,不是本县的残疾人不招,就能多招几个健全的工人。
“残疾人只要来我们就收”,宋攸宁说道,“如果订单赶不出来,我们就多招些工人。”照顾残疾人是平安服装厂的企业文化,若是残疾人大老远跑来却不收,算怎么回事?再说了,当初办平安服装厂的本意也是照顾弱势群体。
清墨有些为难的说道:“招的人多了,我们的厂房怕不够,不少是夫妻两个人一起来的,也不能安排到员工宿舍。”还要给他们安排单独的房子,厂里的房屋就有些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