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南他们听到老公公这样说,连忙让老公公坐下,进去把面都端了出来,一人面前放了一碗。“快吃吧,老人家给你们做好了,你们就用吧。”宋攸宁说道。几个人这才拿起了筷子,挑起面条吃了起来。刚尝了一口,就食指大动,快速吃了起来。
“我见太太做法也算简单,没想到做出来的面条这样好吃!”等大家都吃完了面条,老婆婆才感叹地说道。
宋攸宁笑了起来,说道:“其实许多美味的食物,会做了也很简单,就是不找对方法,做出来的食物口感千差万别。”
老婆婆感慨地说道:“真是的,经太太这样一做,这普通的面条也能变得这样美味。”
“其实臊子不只能用羊肉炒,猪肉、牛肉也能炒”,还更加正宗呢,宋攸宁说道,“配菜也不只香蕈,根据个人口味,什么蔬菜都能加,天热的时候还能做成凉面。”说完她又给老两口介绍起了做凉面的一些注意事项,加入豆芽、黄瓜丁之类的,会让人胃口大开。
老公公听得聚精会神。
“调料我让纪南买得多,够你们用一段时间了”,宋攸宁说道,“今天不早了,我们该回去了。”宋攸宁一边说着,示意清彦拿出十两银子放在桌上。
“这可使不得”,老婆婆慌忙拿起银子就往清彦手上塞,“太太不藏私,把这么好的手艺教给我们,我们如果有能力,是我们应该给太太银子才是,哪还能要太太的银子呢?!”
“我们不是还吃了饭吗?”清彦推辞道。
“几碗饭能值几个钱?”老婆婆说着,把银子强塞到了清彦怀里。清彦无法,把银子又放到了桌上。
宋攸宁笑道:“婶子你听我说,这些银子你先拿着,做为本钱,给店里换些新桌椅板凳……”见老婆婆又要去拿桌上的银子,宋攸宁忙说道。桌椅都有些摇晃了。经过攀谈,她和老婆婆已经成了自家人,成功地把称呼从老人家换成了婶子。
“换些桌椅也要不了这么多钱。”宋攸宁的话还没说完,就被老婆婆打断了,她又要去拿银子。
“婶子你听我说,这点钱算我借给你们的,你们把店里再收拾收拾,每天买些新鲜材料,这样做出来的饭菜味道才好”,宋攸宁上前拉住老婆婆的手说道,“侄儿也到了读书的年纪,多赚点钱,也好供侄儿读书,我还等着侄儿金榜题名,到时你们两位还要享孙儿的福呢。”听老婆婆说想供孙子读书,宋攸宁就拿这话来说事。
这话果然打动了老婆婆,她迟疑地说道,“可是,我怕万一到时还不上闺女你的钱。”自家这个小饭馆一个月也不过才赚二两银子,如今宋攸宁一出手就给十两。
“赔了算我的”,宋攸宁“豪气”地说道,“谁让咱们娘俩有缘呢!”
见老婆婆仍有些迟疑,她又对老汉说道:“老伯,你就让婶子收下吧,侄儿的学业不等人,是时候该送进学堂了。”
老汉望向老婆婆,老婆婆一狠心说道:“那我们就厚脸收下了,占了闺女你的大便宜。”以后一定想法报答这闺女。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孩子真是个善心的好孩子,不愧和县令大人是两口子,都是大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