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我家娘子。”那男子指着身后的妇人说道:“各位瞧瞧,她可是你们口中的窦氏?”这妇人身形与窦氏有几分相似。
“不可能,她不是”,姑太太高叫道,“窦淑英藏起来,让她出来哄我们,别以为这样我们就会相信了。”
那男子似也很生气:“那你们说怎么办?擅闯别人家,到别人家又打又骂的你们还有理了?那就等官府来再说。”
姑太太嚷道:“除非你们让我们进去搜,否则我们说什么也不信。”
“还想搜我们家?你想得美,谁知道你们是不是想趁火打劫,偷我们家的东西。”人群中有一个仆妇骂道。
“你……”
……
“来了来了,官府的人来了。”外面有人大喊道。众人让出一条道来,几个官差走了进来。
“怎么回事?啥时间了也不消停?”领头的官差不耐烦地说道。娘的,刚下了值,正准备去相好的那儿喝两盅,晚上再去松散松散,却被叫到这儿处理打架的事,脸色能好才怪了。
“是这样的,在下正在用饭,忽然这群人就把在下的门砸开闯了进来,嘴里还骂骂咧咧地要找什么姓窦的妇人,一再跟她们说在下家没有姓窦的妇人,可是她们怎么也不信。”那男子跟官差说着情况。
“不可能,我家下人白天亲眼看见,宋家太太和我家二少奶奶一起来看窦氏,这会却告诉我们没有窦氏,谁信?”姑太太倔傲地说道,“我们也是官眷,兴平府纪同知是我大哥,这就是纪同知的老娘。”姑太太指着老太太说道。
领头的官差在心里骂娘,最烦这群官眷了,一群女人,天都黑了,不在家里侍候汉子,照顾孩子,跑这里闹什么?她们闹了一场,此时天已黑了。官差心里骂娘表面还不敢表现出来,陪着笑脸道:“那各位这是来?”
姑太太见官差陪了笑脸,态度越发倔傲,叫嚣道:“我们来找纪同知的太太,你让这人把她交出来。”
官差看向了那男人。
“小民真是不认识什么窦太太”,那人一看这情形急了,忙解释道,“小的姓王,是前两天刚从余唐县来这儿的。”那人的妻子钱氏不能生养,在家乡多方求医,仍是没能生下一男半女,正好有亲戚在湘安,想着湘安到底是府城,说不定能寻到名医,治好妻子的病,自己夫妻二人才来到这儿,住到了亲戚这儿。
“你家亲戚姓啥名谁?”领头的官差问道。
那男人老老实实地回答道:“我家亲戚也姓王,叫王弘义,是个秀才,是我堂兄。”
“那这宅子是王秀才的了?”官差又问道。
“不是不是”,那人忙解释道,“我堂兄家住得也不宽敞,这宅子是我堂嫂的兄长家的。”他堂嫂的嫂嫂见他们来瞧病没地方住,就慷慨地让夫妻俩住到了自己陪嫁的宅子,还说想住到什么时候就住到什么时候。
“那堂嫂的嫂嫂倒是善人,小姑子婆家的人来了,还肯让住到自己陪嫁的宅子里。”旁边有人议论道。
“就是,如今这样的善人可不多了。”
无视周围人的议论,官差又问道:“你堂嫂的兄长又是哪家?”
“堂嫂娘家姓宋,她兄长是湘安的知府。”那姓王的男人回答道。
“原来是宋知府家的亲戚啊,宋知府的太太确是一个善人,总爱帮助弱小。”
“宋知府祖一不就是余唐的吗?”
“对了对了,听说宋知府妹妹夫家确是姓王,妹夫是一个秀才。”
“那这真是宋知府妹妹夫家的兄弟啊。”